第105章 《梦境枪号与现实重叠》(第2页)

“惊蛰”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欣慰的震颤:“1940年我跟志远说,若有来生,要让后代通过枪号找到记忆火种。”沈砚之转动匕首,刻痕在灯光下投射的影子突然组成罗盘形状,指针指向地图上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顾清辞的翡翠耳环捕捉到异常电磁脉冲,其频率与挪威某座古墓的考古报告共振——那里出土过刻有相同北欧符号的维京匕首。

“该启动‘意识地图’计划了。”沈砚之将匕首插入记忆水晶,376位烈士的光点突然组成维京船形状,“用‘晨光锚点’的情感频率,解析枪号里的记忆坐标。”阿芙罗拉点头,俄罗斯记忆基因研究所的数据库更新:“发现‘记忆具现化’现象——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使意识操作作用于实体物品。”

黄浦江的晨雾中,沈砚之收到阿隼的最终解码:“枪号‘ss-1937’对应的经纬度,正是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座冰川洞穴。”附件里的卫星照片显示,洞穴入口的岩石纹理与匕首刻痕的图案完全一致,而冰层下的金属反射,与“惊蛰”记忆中高桥隼潜艇的材质同源。

“他们在北极藏了记忆核心。”沈砚之握紧匕首,刻痕与掌心的“申”字疤痕产生共振,“1945年高桥隼把实验数据封存在冰川里,而‘ss-1937’是开启的密码。”他知道,梦境中匕首的刻痕不是偶然,而是“惊蛰”与沈志远跨越时空的记忆约定——当沈砚之的记忆基因与历史情感产生极致共鸣,意识空间的操作便具现化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