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卫星地图与白骨实验室》(第2页)

“该启动‘记忆考古’计划了。”沈砚之将卫星地图导入记忆水晶,376位烈士的光点突然组成潜艇形状,“用‘晨光锚点’的情感频率,定位密卷碎片的基因共振源。”阿芙罗拉调试反共振装置,屏幕上显示出惊人的同步率:“沈先生的脑波与1943年突袭时的战场记忆产生91%共振,证实了‘惊蛰’记忆的真实性。”

暴雨突然停歇,无人机传回实验室内部影像。沈砚之看着画面中散落的实验日志,纸张纤维里渗出的锕系荧光组成樱花纹章——那是“普罗米修斯”在731部队旧址上重建的基因库,而保存记忆基因的培养舱,正用着当年人体实验台改造的不锈钢支架。顾清辞的翡翠耳环捕捉到微弱脑波,来自培养舱中被冷冻的记忆样本,其频率与沈砚之的Lrp1b基因产生诡异共鸣。

“他们在用历史罪恶培育记忆兵器。”沈砚之转动机械表,10:10的指针与实验室穹顶的樱花纹章共振,“1943年没完成的实验,现在换了层科技外衣继续。”他的意识回廊中,“惊蛰”的投影举起匕首,指向通风管道的方向,而现实中无人机的光谱扫描显示,第三根管道里确实藏着金属异物,其锕系辐射量与密卷碎片吻合。

黄浦江的夜色中,沈砚之收到阿隼的紧急报告:“基因库的防御系统启动了,培养舱正在向南极转移。”附件里的热成像显示,实验室地下的潜艇隧道开始升温,而通风管道里的密卷碎片,其共振频率正在急剧下降——生物公司显然察觉到了记忆考古的行动。

“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拿到密卷!”顾清辞将莱卡相机的反共振频率调至19.5hz,“用‘惊蛰’的记忆频率干扰防御系统。”沈砚之点头,想起“惊蛰”消散前的叮嘱:“有些记忆不该被埋在土里,要让它见到光。”他知道,这座建在731部队旧址上的基因库,不仅是记忆掠夺的巢穴,更是历史罪恶的现代延续,而通风管道里的密卷碎片,正是打破这场罪恶轮回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