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毁程序与拆弹回马枪》(第2页)

“液态氮是烟雾弹!”阿芙罗拉调试热成像,“林浩宇想趁乱夺取血样,但他不知道古墓有双重防御。”沈砚之看着缓缓开启的密道,突然明白“惊蛰”1940年的深意:“维京人用日伪炸弹技术做伪装,真正的记忆守护藏在反向逻辑里。”记忆闪回中,陈安邦将军将密道设计图塞进“惊蛰”掌心,图纸边缘画着与眼前相同的符文笑脸。

“密道的能量场在飙升!”顾清辞的翡翠耳环捕捉到19.5hz的正弦波,但这次带着温暖的情感频率。沈砚之踏入密道的瞬间,手臂的灼痛感被温柔的共振取代,“惊蛰”的声音带着欣慰:“1940年我们就设想,用敌人的技术守护记忆,现在终于实现了。”密道墙壁渗出的锕系荧光,组成“记忆不死,星火相传”的中英双语密写。

“林浩宇在墓门外徘徊!”阿隼的紧急消息附带卫星图像,敌人的樱花纹装甲车在古墓周围画着圈,“他们检测到密道开启,但无法破解‘记忆纯净’的符文锁。”沈砚之转动重新走时的机械表,10:10的指针与符文产生共振,意识回廊中“惊蛰”与沈砚之的投影重叠,共同按下密道内的记忆守护按钮。

“该启动‘记忆防火墙’计划了。”沈砚之将拆弹口诀的频率导入记忆水晶,376位烈士的光点组成盾牌形状,“用‘晨光锚点’的情感频率,强化密道的纯净检测。”阿芙罗拉点头,俄罗斯记忆基因研究所的数据库更新:“发现‘反向爆破’记忆技术——用敌人的记忆逻辑构建防御系统,排斥率提升至92%。”

极昼的天空突然放晴,沈砚之收到阿隼的最终解码:“密道尽头的能量反应,与‘惊蛰’记忆中的北极记忆核心同源。”附件里的三维模型显示,维京古墓的地下结构竟是个巨大的记忆共振器,其频率与外白渡桥的记忆水晶形成全球防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