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风影云影

第114章 学堂和盐(第2页)

礼:则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乐:指的是乐理即诗词歌赋和乐器。

射:射箭。

骑:骑马和御车。是的,大虞的骑不单是骑马,还包括御车。在大虞,给师长、名臣驾车可是一件很长脸的事,那是后进疯狂争抢的。

术:算术和天象。

说真的,沐津开始看到术竟然是算术和历法的结合体是吓了一跳的,后来才发现,在大虞,除了官方的钦天监外,世家也有大量的天文人才。而天文,又和历法息息相关。

想都不用想,世家拥有大量的天文人才,不就是为了最终垄断粮食不。

“军师的意思是,我们先把蒙学和童学办起来?”沐津问道。

葛栩点点头道:“蒙学的先生我们是绝对不会缺的,童学中的礼乐先生和算术先生想必主公掌控的四郡之地的世家豪强也能提供。我们缺的,只有正学里的六艺先生,这个只有苏家能提供。

主公,我们不如先把蒙学和童学办起来,然后在童学里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去正学。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设立工学。

主公的作坊,应该很缺工匠吧?”

沐津捏了捏下巴,这不就是技校和普通学校么?

沐津正在自己掌控的四郡之地推行大规模手工作坊模式,相比家庭式手工生产,规模集中的作坊生产那生产效率上碾压不说,成本也是碾压。

就拿三安布来说,大规模作坊式生产可以将成本压到一百钱一匹,而家庭式生产,成本是不会低于三百钱的。

同样的道理也用在丝绸上。

西南的丝绸虽然质量不如江南的,但也还是可以的。

不过,沐津这四郡不产丝绸,生丝是从西南其余有桑蚕产业的郡县收购。即使如此,手工作坊生产的丝绸都能将成本控制到一两三钱银子一匹,而家庭式生产,出来的一匹丝绸最低价格是二两银子。

当然,江南那边就好多了,但江南一匹丝绸的收购价也是一两六钱银子起步的。

但现在,沐津的手工作坊的推行到了一个瓶颈,那就是熟练工太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