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风影云影

第189章 教育和经济(第2页)

而且,教师也是可以参与科举的。只不过,沐津相信在看到教师的福利后,很多世家子弟恐怕宁可当一辈子教师都不愿意去参与科考。

毕竟科考是鬼知道和多少人争,但教师那可是实打实的朝廷饭碗啊。

更重要的一点是,做官要是出点事,搞不好就被家族抛弃,而当一个教师……

就按朝廷发的经义照本宣科呗。

低风险。

沐津也是清楚世家子弟的这些想法的,可沐津没有办法,因为短时间内,沐津压根就培养不出大量合格的教师来。

要想将教师的缺口给补上,目前只能从世家中选人。

沐津能够将蒙学、童学、青学、太学这套体系给建立起来,以及设立经学、算学、史学、技学、农学、乐学六科就耗费大量的心力了。

经学对应的就是语文,算学对应的就是数学,史学对应的就是历史和一点政治,技学对应的就是职业教育,主要是木匠和铁匠,农学就是学习农业知识,乐学就是乐理、诗词歌赋和一些乐器。

反正就是,出来就算当不了官,也有一技之长。

而大虞,工匠的缺乏那是真大,尤其是沐津开始劝世家兴建工坊、茶园、果园等产业。

现在,在工商业发达的几个县,工匠学徒一个月的收入都达到两千铜钱了。

不用担心开工坊亏本,现在沐津掌控的地盘,只有不够的商品,没有卖不出的货物。

不过,还要解决分配的问题。

自古以来,如何解决再分配都是个很头疼的事。

重中之重是,要将银钱从世家的库房里给掏出来,而不是堆积在那发霉。

沐津的解决办法就是,将高端消费品的生产和高端消费活动掌握在朝廷手中。

比如,金银饰品的生产和销售。

沐津这些年大力培养工匠,除了带动了钢铁锻冶的进步外,也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那就是金银匠技术的进步。

这个,算是意外之喜。

至于黄金,是在南池郡开山修路的时候,无意中挖出一个铜金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