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风影云影

第240章 真的可以说百废待兴(第2页)

大伙将村老扶回了他的家,然后散开都兴奋地往自己家里跑回去了。

杨大狗兴奋地回到了家,召唤了女儿和小儿子过来。

将一枚枚铜钱铺开在茅草床上,杨大狗喜不自胜,都是好钱啊。江南因为私钱恶钱泛滥,好钱的价值急速上升。但问题是,好钱基本上掌握在世家手里,普通老百姓手里能不是恶钱就不错了。

在河北,一枚好钱可以换三枚私钱,这是上下都承认的兑换。在江南,世家从百姓手里用私钱换好钱也是一换三,但是,百姓们要用私钱从世家手里换好钱,抱歉,五枚起步。

可以说,江南的钱币,是真的很乱套的。

所以,十五枚好钱,就足够让一家普通老百姓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了。

……

朝歌很头疼。

头疼的原因不在于别的,就在于钱。

大量的世家私钱充斥着民间,一千枚铜钱里都不一定能找到一枚官造好钱。当然,还得骂骂葛栩那场大火,将世家私藏的好钱也给毁了大半。

现在,光是要将民间流通的私钱恶钱给收上来,全面推行朝廷的官钱,都是一件极其头疼的事情。

鬼知道江南现在流通的私钱恶钱有多少!

更重要地是,因为私钱恶钱的泛滥,还导致这里私铸铜钱成风。只要是家里能开炉的,都想方设法铸钱。

好钱又被大户们囤积。

真的是个死循环。

深深吸了一口气,朝歌在椅子上坐下,开始认真思考眼下的局面。

重中之重,还是私钱恶钱的问题。

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江南就会是大虞的一块脓疮,超级恶心人。

不过,想起那一百多万石的粮食,朝歌的双眼却是猛地一亮。

江南虽说是大虞有名的产粮之地,但粮食都在地方豪强们的手里,百姓们都是只能靠借高利贷来度过春荒的。

“传令下去,江南之地百姓,每五日可凭江南镇抚使所发竹签用私钱买平价粮一斗。江南之赋税,只认官钱,不认私钱!”

朝歌这道镇抚使令的目的很简单,通过售卖平价粮来回收私钱,然后好钱缴纳赋税,让人们尽可能不去用好钱置换私钱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