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知琴(第3页)
毕竟都在听音乐,你们这突然惊呼,很没礼貌好不好。
惊呼的几人连忙用行为道歉。道歉之后,纷纷向流苏和李卿袁行注目礼。
总体来说,李卿袁也好,流苏也好,都是极其符合人类的审美观的。放在哪里,都是帅哥美女级别的。周围的几个小姑娘一开始没注意,现在仔细去看,怪不得李卿袁这么大胆呢。
自己的男朋友这么帅,而且还明显吃醋邀宠,当然要安慰呀。毕竟,别人再帅也是别人,男朋友的帅才是自己的。
恩,李卿袁如果知道旁边的几个小女生是这么想她的,她估计想杀了流苏的心都有!
一曲完毕,男子起身,流苏目光递向对方。对方动作优雅,笑容亲切,教科书般的绅士。
“谢谢先生!”女孩出声。流苏这才注意到,原来站在钢琴旁还有一个女孩,听这话的意思,不难猜出剧情。
“你弹的也很好,只不过,有些指法有问题。当然,弹钢琴最好要投入感情……”
baba一大堆,流苏也是无语。投入感情是最具有欺骗性的话语。单看一首曲子,投没投入感情,看的是创作者,而不是演奏者。如果演奏者演奏的时候让你感觉到了他是在用感情去弹,只能说明,他演技不错。
当然,能完美的把创作者的感情用音乐表达出来,这才是演奏者需要做的。至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以及细微表情去调动观众的情绪,那是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你不能不承认,有很多演奏家确实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些融入到演奏中,再配合着音乐本身,确实给人一种他在投入感情,但这种行为是看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听出来的,永远是创作者的声音。只有声形结合,才是演奏者要表达的东西。
只不过,音乐是给人听的,评价标准是人定的,人本身还是容易被感染的动物,所以,在弹琴的时候,投入感情会更容易理解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东西。但对于有些天生对于音符敏感的人来说,只看黑白相间的音符,就足以让他了解到那个世界,不需要想象,也不需要任何肢体语言的诠释。
这样的人,如果你说他弹琴的时候莫得灵魂,怕是对音乐本身最大的质疑。
好的音乐,恰如哈姆雷特。你无需从演奏者那获得什么暗示,你只需要闭上眼睛,感受音乐本身音符跳动间的轻灵就可以了。
至于,从音乐中感悟到什么,音乐本身想传递什么,都不重要!
趁着对方离席,流苏向那个女孩提出申请。毕竟答应李卿袁的事情,终究要做到。
钢琴女孩一脸质疑的看向流苏,眼神中满是不信任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好像再看,清晨去马路上溜达,看到有人排队就自己站到队尾的大爷一样。虽然没有出声质疑,那眼神已经把要说的话全都表达出来了。
看了一眼强忍笑意的李卿袁,流苏无奈。
“我女朋友说了,只要我弹一首动听的曲子,就答应嫁给我。你觉得,我会拿自己的幸福开玩笑吗?”流苏认真的对着女孩道。
女孩目光递向李卿袁,半晌,“她怕不是单纯的想要拒绝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