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董卓拉拢武阳城、中山城(第3页)

 

此事后果严重,可兵权尤为重要,比起剿灭反叛,发展势力才是首要。”

 

说到此处,叹息一声,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也是十分无可奈何。

 

李儒点头赞同,其中利害关系,与权利争斗,自是非常清楚。

 

提议道:“主公,如今军中损失极大,各部均有折损。

 

为今之计,就是拉帮结派,迫使其他城主站队了。”

 

“嗯!此言不差,朝中势力分为两派,很多人依附世家,却有些人不得其门,遭到排斥。

 

据我所知,武阳城属于幽州,公孙世家地处偏远,远离朝廷中心。

 

其境遇何其相似,虽然势力雄厚,前路曲折,的确可以拉拢。”

 

董卓思虑此处,十分感慨,往日艰辛与屈辱,皆历历在目,眼中浮现阵阵杀机。

 

见董卓这般深思熟虑,李儒极为欣慰,再次提议道:

 

“主公,我听闻一个小道消息,肯定对我军十分有利。”

 

董卓眼见一亮,好奇道:“军师请说?”

 

李儒并未着急说出,而出整理了一番言辞,

 

缓缓道出:“中山城主似乎对此战极为着急,流出一则信息。

 

据说,中山甄家鼎力支持此次出战,十分急切,好似有什么人落入叛军手中。

 

我军短暂居住于高阳城,听闻有数百人世家人被敌军俘获,押送到了安平城。

 

在此之前,甄家大小姐甄姜,曾经与恒山城宁家,又一笔粮草交易。

 

由于遭到黑山军抢夺,最后无疾而终,大军封城,甄家大小姐无法逃脱。

 

据我推断,如果我军提议,与叛军交换俘虏,以此作为筹码。

 

加上中山甄家本为商贾,在朝中无权无势,而且还是粮草大贾,值得拉拢。”

 

“哈哈哈!

 

妙啊,此计十分巧妙,就按照你所言安排,本刺史亲自修书一封,送往城中叛军处。”

 

董卓显然接受此建议,迫不及待展开行动。

 

就这样,董卓、曹操两人,先后送出两封信,不多时,便放置在武临案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