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党争(第2页)

而且此人智谋无双,拥有无与伦比号召力,先后击败前去围剿的曹操、董卓,又杀退了皇甫嵩等闻名遐迩的名将。

三次大战清空朝廷精心培育十几年的北军,为他们扫清了汉灵帝最后的依仗。

令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在军事上再也没有了支持,从这点来说是他们世家所期盼的。

可武临毕竟是反贼,其势力越发庞大,朝廷完全控制不住,若是任由其自由发展下去,假以时日,怕是会攻破洛阳。

汉庭权柄也要葬送于此人之手,这已经大大超出他们能控制范围,所以才感到万分恐惧。

面对汉灵帝责问,司徒袁隗身为三公,位高权重,无论如何都不能保持默不作声。

他是此番叛乱的幕后推手之一,又代表着天下世家支柱,所以先平息汉灵帝怒火,

“陛下,卢植等将领统兵多年,为朝廷出生入死,东征西杀,冲锋于敌阵之中,不避刀斧箭矢,羸得无数战功。

不过是一时失察,未能及时洞悉叛军方略,况且作战失利并非他们一人之过错,其中大有隐情。

据臣所知,卢植将军提前预感到武临军进攻,预料自身兵力不足,难以为继,早早派人通知驻守新河县的董卓增兵。

可董卓坐拥七万大军,距离巨鹿不过几十里,却视若无睹,直至大战结束都没有出兵救援。

致使卢植麾下三万多精兵,遭遇十几万叛军围攻,汉军苦苦支撑,被武临军斩首三万多人。

由于无力回天,汉军力竭被围,卢植、宗员等将领为了保存剩余汉军性命,甘愿成为俘虏。

对于这等忠心耿耿,战功彪炳之人,却要无端责罚,而作乱之徒,罪魁祸首逍遥法外,实是不公!”

太尉杨赐见汉灵帝若有所思,料想其心中怒火逐渐退却,眼见时机成熟,为了保下朱儁等人,也站里出来,

“臣又闻大将军私收董卓诸将金银,才令其掌握兵马,此战落败不知存在他人收益。

董卓身居西凉,狼子野心,暗中拉拢河北士族,培植势力,予多者善处之,予少者恶处之,如此假公济私,怎堪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