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万物有序
昆仑山玉虚宫中,大殿中立着白衣白发白须的元始天尊,一位身着银灰色衣衫的女子手执一支青莲,神色淡漠地倚在他身侧的沉香座上。
那女子年约十八.九,面如傅粉,唇若点朱,无有半分粉黛加身,漠然神色中,眸似古井幽深。
“许诺给你的,本座皆已做到。眼下时机将至,该你出面了。”女子半阖双目,言语不轻不重,但只擡手间,一道赤金色卷轴飘至元始天尊面前。
青莲瓣上跃动着黯淡的烟红芒光,灼灼热浪在殿中弥漫,落地化作一身着青山红裙的少女倚在那银灰色衣衫女子椅下,声色缱绻温柔轻且缓:“吾主混沌。”
元始天尊将那卷轴打开,只见首侧三个大字——
封神榜。
榜上首当其冲的是他十二位得意门人姓名,余下尽皆空白。
元始天尊犹疑着面色,看向沉香座上的女子,低声道:“天庭神位是有空缺,可你这榜,是否有些不妥?玉帝如何肯以我一言为尊?”
青莲扶着沉香宝座,转过身来,轻笑道:“据我主推演变化,欲界女神动凡情,十大金乌亡其九,且你门下十二金仙身犯杀劫,成汤伐桀得天下,国祚六百年,眼下气数将尽,天地浊气升,清气降,乱世将至。”
适此时间,把宫门的童子在门外报道:“天尊,女娲宫中派人送来请柬,邀天尊赴娲皇生辰会。”
混沌缓缓起身,探出手来,青莲即时化回原形,浮在她的掌心。
元始天尊摆正一副端方之色,大开殿门,允童子进来递贴。
童子领进一名玉女,玉女将一封金镶玉制的书帖交付给元始天尊,随后告辞,驾鹤离去。
元始天尊将那请帖递至在混沌面前,沉思而问:“你有何见?”
混沌手起一点红芒,在那贴上轻点一点,素来淡漠的面上忽然泛起一抹轻笑,只听她道:“赴此宴,众生安然。本座与你同行!”
你道她这般言说因何故?却原来她在方才翻看那书帖之时,略作推演,已细知来日。
三月十五,女娲生辰宴上,宫中满堂仙客,有玄都紫府八景宫太上老君、玉京金阙玉虚宫元始天尊、仙域真境碧游宫通天教主,紫霄宫中玄天真武大帝等诸多仙家大能。
各仙家奉宝献礼后落座,仙童侍女们小心地奉着琼浆玉露,仙娥美姬们先后进殿,婀娜起舞,灵秀身姿,在翩若惊鸿间循旧例与诸仙家展示普世信众之香火供奉,意为普天同庆:
朝歌城内三十六条街,七十二道巷,家家户户铺设香案,焚香敬天。
当朝天子纣王率领三千铁骑、八百御林军,由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护航,离了朝歌南门,去至女娲圣宫上香。
宫中金童捧如意,玉女执经幢,霞光瑞彩中紫雾中缭绕。
纣王跪在宝帐神像之下奉香,言语间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国祚绵长。
女娲适时点头,弹指间灵犀一点,使得紫雾中升起异香。
正逢此时,娲皇宫门外侍者忽然高声道:“伊阙宫应龙神君奉山海境青鸾火凤一对,玄兰清露一壶。”
“庚辰恭祝女娲娘娘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万劫不老长生!”自门外来一位着白衣的神君,其行如风,其貌清雅,正是九天伊阙府应龙神君。
女娲娘娘面色含笑,探手请那庚辰神君落座,只这一霎时,面色忽变:
却是皇城行宫之中,忽的一阵风来,吹散了宫中那漫漫紫雾,掀起了霞光宝帐,露出帐后那一座女娲圣象。
那圣象国色天姿,栩栩如生真美人,不似泥胚铸成,更胜比月里嫦娥降世来,直看得这位有三宫六院美人无数的人王呆呆然,随即在那宫墙上赋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霓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但此一幕,污了宴会诸神之眼,触怒娲皇,属实是在情理之中。惹得娲皇盛怒,拍案而起:“无道昏君,不思修身治国平天下,反题诗亵渎于我,当真可恶!若不与他报应,不见我之灵感!”
元始天尊见状闻言,自席间起身,祭出一枚拳头大小的珠子浮于半空,但只须臾,那珠子绽绽灵光,将一副战火硝烟之景呈作画幕显在半空。
画幕中喊杀震天,朝歌王城百姓献城投敌。
然而碧游宫中通天教主见此情状,却默然不语,凝神自思。
不一时,那珠子落地化成一道女子身形,右手抚肩,颔首礼道:“成汤伐桀而王天下,然则殷受无道,享国六百余年,眼下气数已尽,”擡眸间,画幕中的场景悄然转换,却是一片安宁礼让,“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
阖目再睁,眸色清明:“据灵珠子推演,三教门人,犯杀劫者众多,当于此役中了断劫数登天证道。”
女娲娘娘言道:“灵珠子,我方才观有两道红光冲天,掐算那成汤天下,尚余二十八载气数,恐是不可擅动。”
混沌浅笑道:“那二红光,乃是殷受二子降生,亦是封神榜上有名人,此谓天道示下。”
天道,却是天道,却非本方天道,而是她这自异世踏碎虚空而来的天道。
只这场中,除却元始天尊,却无旁人知晓她之来历,只当她是元始天尊机缘得来的天地未分之异宝,有推演宇宙化生万物之功。
随着她双眸眨动间,画幕中的场景变换不停,听她言说:“据天道所示,封神事宜当由八景宫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娲皇风里希、截教通天教主共完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