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抓捕(第2页)
徐璎惊讶地啊一声,周近展开解释道:“县尉李明提审孟玠之时还未开口,孟玠便咬定乃是自己所为。李明觉此案诸多疑点,深入追查才知孟玠因惧杖刑,早在进入监牢当日就认了罪,只是何羽不满,勾结刑吏狱卒,对外宣称孟玠未认罪责,好拖延时间让孙卓对其酷刑折磨。”
徐璎听完目瞪口呆,她低头翻阅招册,瞥见孟玠的身份信息,“孟寂之子”四个大字猛然撞上来,登时睁大眼睛自座椅弹起,指着招册问周近:“孟玠是孟寂之子?”
周近答复道:“禀陛下,正是,孟玠本孟寂外室所生,名字方记入孟氏一族便遇上抄家,因此被流放至幽州太平巷。”
听上去,孟玠的运气似乎不太好。
他或许知道一些孟寂所提的具体措施,而且可以利用孟寂之子的身份做做文章。
徐璎把孟玠的名字和孙卓放一起,得找个机会见见他们。
往后翻了翻,招册末页是周近秀气的签名,看来周近是尽了全力的,人证物证俱全,不然不会有这签名的决心。
“陛下,那这何羽……该如何定罪?”周近惴惴不安地擡头,窥她神色。
徐璎放下招册,她又不是判官,哪里知道怎么量刑,秉着“不必反思自己,只管指责他人”的原则说:“你作为一州之长,很该熟稔大晋律例,难不成还要我告诉你?还是说,法律条文就是摆着好看的?”
周近大惊失色,额头冷汗涔涔也不敢擦,咚地双膝跪下,急忙连道几声是,坚定果决地说:“微臣一定秉公办案。”
说完,他停了半刻,眼光逡巡,犹豫着小声问:“可否请陛下下道拘捕谕旨,不然何将军那边……”
他怕得罪人。
徐璎看出来了,懒得继续玩下去,挥手让他起身,转头看向孙婉芸,“行了,孙婉芸,拟旨。”
一旁的孙婉芸愣住,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从未写过诏书谕旨,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时间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
徐璎十分体谅身边这位临时秘书,给她指明方向:“手令谕旨皆有固定格式,集册就放在北窗旁的格子架上,你去将它找出来套上便是。”
得到解救的孙婉芸舒口气,连忙矮膝,感激地应声是,快步往徐璎所说的方位走去。
她似乎离陛下越来越近了。
这想法一萌生,孙婉芸的心弦拨动,更大的渴望涌入胸膛。
孙婉芸去拟旨的工夫,徐璎接着对周近道:“孟玠既是无罪,就赶紧放了,让他快些过来。”
周近闻言露出微妙的神色,良久过后,他佝偻着腰背,两只绿豆小眼轻轻滚了滚,飘着声音说:“不知陛下召孟玠是何用途?”
“淮阳长公主正在为军纪编曲,需要擅长音律之人协助,都说幽州之内,孟玠之音最绝,由他从旁协助正是合适。”
周近悄悄吐出口气,淮阳长公主欲借孟玠他知道,只是方才捉摸不定女帝之意,幸亏多问了一嘴,差点误解办错事,他弓着腰陪笑:“微臣马上去了结此案。”
吏不是官,没有品级,官衙自己就能免职,徐璎怕周近不徇私,把孙卓也处理了,拦住周近道:“另外此案中收受贿赂的孙卓……”
周近自觉已经摸透了女帝的心,自信道:“陛下放心,微臣这就解除他的职务,投入狱中,这样他就再也不能做官为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