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筹款(第2页)

徐琅皱起眉头,思虑过后,提出对策:“陛下可降以旨意,禁止朝廷官员行铺张浪费之举,不遵禁令者罚以所花费银钱的双倍,多次被罚者累加倍数,屡教不改者抄没全部家产,检举揭发有功者,可分其罚银十之一二,如此奢靡之气除矣。”

“此策正合我心意。”徐璎抚掌,命孙婉芸起草诏书。

正在徐璎以为一切顺利之时,刘绪拿着孙婉芸拟好的圣旨找上了门,对徐璎说:“陛下,拟旨当由中书省五花判事,再经门下审阅,陛下因北征违制便罢,而今中书、门下尽在,切不可再任意而为。”

人生第一次,圣旨被退回,徐璎惊诧,抿了抿嘴,问刘绪:“那刘相以为这两道旨意可有疏漏之处?”

刘绪知晓自己的话会让徐璎不悦,思量少顷,觉得还是不要一来就将她逼得太紧,退让道:“陛下的旨意自然没有任何疏漏,只是国不能无法度,万事须得依规行之。”

“刘相所言有理,”徐璎点头,“不过既无疏漏,说明旨意并无问题,执行便是。百官舟车劳顿,又在庆春时节,我是不好劳动他们,而刘相所担心的事我也明白,确实是我少考虑了。”

见徐璎挺好说话,刘绪稍稍欣慰了几分,然而紧接着他就听到徐璎说:“正好,孙婉芸的轮岗结束了,我对她还挺满意的,而且方才刘相你也说旨意没有疏漏,认同了她的能力,那就让她到中书省继续起草诏书吧。”
 

刘绪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本想反驳,又念及徐璎的行事风格,若是不准孙婉芸入中书省,恐怕他们的这位女皇陛下便要自己另外新立中书门下了,她是做得出来的。

罢了,女皇要安插自己的人手就让她安吧,总比吃不上饭直接把桌子掀了好,再者说,那不过是一介女子,能否在中书立足还要另论,过些时日,找个由头踢出去就是。

此时不宜和徐璎起冲突,刘绪勉力平心静气,安慰自己,好歹徐璎现在能听进他的一点话了,不像从前那般置之不理,他再努努力,将她带回正途,指日可待。

刘绪吐了口气,躬身道:“微臣并无异议。”

徐璎淡淡扫刘绪一眼,虽不知他在那里站半天在想什么,但她也没问他的意见,没有把他的想法放在心上。

他如果不同意,长安来的这些人也不听她的话,找个小事罢官抄家,直接换掉就行了,还能充盈国库,顺利成为人人咒骂的暴君。

这么想,思路突然打开。

本来这些天还担心群臣认她为主,为她尽忠,悉心帮她治国,这下有理由戕害百官做暴君了。

徐璎找到方向,安下心,同时她想起徐琅所提的修建宫室,决定薅一把羊毛,于是摆足请教的架势说:“还有一件要事,愁煞多日,还请相公帮我参详参详。”

刘绪稀奇地看一眼徐璎,惊叹效果显著,方才他不过退让几步,徐璎就既往不咎,放低了姿态,先帝在时或许都会好面子地先晾他几日,心情忽地复杂起来。

“陛下只管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