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赎买(第2页)

走亲访友可以,但可别带什么奇珍异宝,小心被大义灭亲。

豪门显贵嫌没什么乐趣,只好出门去逛逛庙会,一个朴素的、与民同乐的新年出现。

期间,徐璎还收到一本奏折,是桩官司,说定安侯府大摆宴席,被举报罚款,定安侯府不服,一纸诉状告到衙门,自称宴席上的饭菜分发给了府上所有人,连汤都喝完了,没有浪费,符合政令宗旨,不该受罚,官府不敢判定,转给周近,周近又急忙把烫手山芋丢给徐璎。

徐璎让周近查明定安侯府所述是否属实,如果真的没有浪费就取消罚款,不必矫枉过正。

谁知定安侯府还真的保留了人证物证,连泔水桶都没有放过,周近也不敢得罪定安侯府,取消了对定安侯府的处罚。

众人怀疑是政策放宽的信号,原本惶惶不安的心稳定下来,劝慰道:“再忍忍,过段时日就好了……”

过完年,官员休假结束,除高官要员及部分必须到场的小官能到沧浪斋后方的厅堂里议事,其余人暂时去官衙及空置考棚里挤一挤。

不大的厅堂挂上牌匾,乃右相程观之亲手所书,它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议政厅。

而日常办公则收拾了考棚,趁着现在无人使用,勉强应付一阵。

群臣期望役人能快些来,他们不想再坐在逼仄的空间里办公了,每日压抑着,心情都好不到哪里去!

官员开始上班,徐璎忽然轻松起来,刘绪和章余会把神地自己看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
 

难怪国不能没有宰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会持续那么久,这突飞猛进的效率真令人心动。

舒坦的日子缓缓而过,户部呈上加班加点整理好的捐款明细和各地服役人员名单,徐璎预备走过场地瞥一眼,然而打开的瞬间,目光顿时被上面的字数烫得跳开,浑身一哆嗦,啪地将其合上。

见鬼了。

幽州百官捐款是她要求的,她理解,但全国各地的富商豪强也跟着慷慨解囊算怎么回事!

还有更糟糕的事,由于捐款伤了元气,不少大族削减开支,转卖奴仆却脱不出手,最后无奈求到官府,请朝廷恩令脱籍归良,赴幽州建设皇城。

不是,又没强制捐钱,那么拼做什么!

“陛下,臣以为此策可缓解人员不足之困,可以施行。”章余表示同意。

白得劳动力,并且奴仆之中肯定有青壮男子,正好弥补此次徭役缺陷,谁能拒绝?

刘绪想反对,但觉得其实有几分道理,脱籍归良便要重算赋税,从前隐瞒人口的那些烂账也有了解决之策。

待皇城修筑完毕,将幽州荒田重新分配,安心耕种,盈仓富国,再不济那些人重操旧业,回归奴籍,并无大碍。

大体上看,利大于弊。

谁知徐璎沉下脸,“不可。”

“各家倾力支援幽州,怎能趁人之危,夺人奴仆,岂不是强盗行径?你们真是令我太失望了!”

章余愕然,心说:“陛下,这是他们自己送上来的,怎么就成强盗了!”

刘绪没有自我检讨意识,平静地劝道:“陛下,若是陛下不下恩令,高门大户养不起奴仆,将其赶走,恐那些人会以贱籍流落街头,无处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