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融圈这么快吗?又成书法大家了(第3页)

 可如今,曹操却发现,曹风真正的书法实力,远超乎他们的想象。曹风三岁时写下的这些瘦金体,笔锋如刀,瘦劲有力,却又不失风骨。 

 那些曾嘲笑曹风写字如同蜈蚣的曹家子弟,如今若是看到瘦金体,怕是连提笔的勇气都没了吧。 

 还有,曹操曾考校过几个儿子的文采。当时的曹风,连一首完整的诗词都背不下来,更别说作诗。 

 可如今,曹操又发现,让他们这些诗词大家仰慕的《唐诗宋词集》,竟然出自曹风之手。 

 这前后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曹操现在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这些儿子中,要数曹风小时候的天姿最高。 

 曹植十岁时,提笔便能作诗写文,这让曹操十分惊喜,从而对他宠爱有加。 

 可没想到,曹风在三岁时就能提笔作诗。 

 并且,曹风写出的诗词数量和质量,都远超曹植。甚至他这个做父亲的,都自愧不如。 

 不! 

 不仅是他曹操一人,这天下的文人,都为曹风的《唐诗宋词集》所着迷。 

 在没有通过天幕了解曹风之前,曹操认为所有儿子中,论聪慧,那一定是曹冲。 

 可如今看来,曹冲比他最崇敬的三哥,还是要差些。 

 唯独武艺,要数曹彰最盛。 

 曹操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多关注一下这个三儿子?原来自己是这么不了解小时候的曹风。 

 这么好的苗子,就因为他这个做父亲的疏忽,首接毁掉了。 

 自己亲手毁掉的,是亲儿子的前途,更是曹家的未来! 

 更让曹操心生愧疚的,是曹风那句话。 

 “帮老曹一统天下……” 

 曹操声音有些哽咽:“风儿,你那时才三岁,就想着为父分忧了吗?” 

 再想到如今,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势同水火,曹操的心里就十分不是滋味。 

 同时,他也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与曹风有了这么大的隔阂? 

 也不知是否还有弥补的机会…… 

 想到这里,曹操扫了眼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典韦身上。 

 曹操吩咐典韦道:“我稍后书信一封。你带着信件,去一趟凉州。将我儿曹风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