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何主编给忽悠瘸了(第2页)
“不过后来历经战乱,这手艺渐渐消失,成了村里老辈子的回忆。周村人还是沿河贩卖汤锅,但味道终究差点意思,再无那些传闻中的药效,不见当年客人满堂,要跷脚才能吃上一碗牛肉汤的盛况。”
“可惜,可惜啊!”何志远感慨,又看着周砚道:“那你又是如何将这跷脚牛肉复现呢?”
小李和黄琛一脸好奇的看着周砚。
就连周淼、赵铁英和赵红,也都停下了手头的活,纷纷看向周砚,都想听听他会怎么编。第一墈书罔 首发
周砚喝了一口茶,声音变得深沉了几分:“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我们周家太爷爷,他老人家和当年罗老中医的儿子是拜把子的兄弟,罗家人战乱年代离开了苏稽,临走前把跷脚牛肉的秘方交给了我太爷爷,我太爷
爷把秘方藏在了房梁上,只把这件事交代给我爷爷。”
“我爷爷从军出川后,戎马一生,跨过鸭绿江再没回来,所以这份秘方便被所有人遗忘了。”
“直到去年过年,我奶奶让我给房梁扫灰,意外发现了数十年前藏在夹缝里的这份秘方,我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天意,让我要把这传承续上。”
“可惜这份秘方被老鼠咬了一角,历经数十年,很多字迹已经模糊,想要复刻困难重重。”
“十数种香料、中药,用量的些许差异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味道,我花了两年时间,不分寒暑,不停试验,终于复刻出这道曾闻名一时的苏稽美食——跷脚牛肉。”
店堂里安安静静的,所有人看着周砚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敬佩。
“周砚同志,你这种为复刻经典,传承美食,不屈不挠的精神,实在是太感人了!”何志远赞叹道,“现在的年轻厨师,又有几个能沉下心来做这种事情呢。”
小李忍不住鼓掌,同样二十岁的年纪,他只会天天背着包跟在何主任的屁股后边,听啥记啥,和周砚比实在差远了。
黄琛连连点头,同样跟着鼓掌,这年轻的人心性实在太稳重了,有这种屹立和天赋,将来肯定不一般。
“这是真事吗?”赵铁英凑到周淼的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问道。
“应该是吧”周淼也不太确定,听周砚说的有板有眼,感觉不象是假的。
就是他们家老宅吧,已经翻修了两回,梁好象也换过一回?
他爷爷真把秘方藏在梁上了?
“锅锅好腻害!”
周沫沫才不管那么多呢,听到动静把手里的洋娃娃放下,跟着鼓掌,跟着夸夸自家锅锅。
她锅锅天下第一好!
做饭天下第一好吃!
何志远看了眼小李的笔记本,周砚刚刚说的话全记上了,眼底多了几分满意之色,小李的速记能力越来越好了。
“这跷脚牛肉秘方实在是太宝贵了,传奇一般的故事,更凸显了烹饪技艺传承的魅力。”何志远看着周砚,满脸赞叹道:“我吃遍了四川各地,但跷脚牛肉确实很特别,在牛肉烹饪方法之中,有其独到之处,将来必然会在川菜中有一席之地。我想把跷脚牛肉作为一期内容,刊登在烹饪技术栏目中,不知周砚同志是否愿意分享一些烹饪技巧,供烹饪爱好者和同行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