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代号:绮遇(6二合一求月票!)(第2页)

 

 果然,肉价相关消息最灵通的,绝对是卖肉的。
 

 今天周砚去买牛肉和卖猪肉的时候,杀牛匠和刀儿匠们都提到了这件事,对此看法和老周同志是一致的,都认为这对于他们这些个体户是利好。
 

 “怎么买了三斤牛腱子?是准备做卤牛肉吗?”回去路上,周淼问道。
 

 周砚笑着道:“对,我想先练练,本来觉得卤牛肉定价太贵,很难卖出去,但如果牛肉价格能降下来,那我定价也可以降一些,多一道卤牛肉,也能增加一些营业额。”
 

 “挺好,当初你奶奶的卤牛肉,可是让苏稽大户们念念不忘。”周淼点头,脸上露出了几分怀念之色。
 

 “我知道,您还跟着大伯他们给他们上门送肉嘛。”
 

 “恩?你怎么晓得?”周淼有些意外的看着他。_小-说`C¨m′s! .无/错.内\容~
 

 “额奶奶教我卤肉的时候提起过,她说那时候她在桥头摆摊,就让你们一家一户去送肉,给她省了不少功夫。”周砚笑着回道。
 

 周淼点头:“对头,不过那都是解放前的事情了,我也才五六岁,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后来大户们都往南方逃去,牛不让杀了,就只卖猪头肉,生意也没得那么好做了。”
 

 “放心,往以后走,生意只会越来越好做,我们父子联手,做大做强!”周砚信心满满道。
 

 周淼闻言也笑了:“要得!”
 

 黄家兄妹今天也是一早就来了。
 

 高强度骑行训练了四天,两人体型上变化还不太明显,但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善。
 

 黄兵黑眼圈淡了许多,苍白虚弱的脸上有了一些血色,眼里也有了一些神采,看着比第一回见舒服不少。
 

 黄莺把头发扎成了高马尾,圆脸红扑扑的,但气息平稳,看起来颇有活力,和刚开始那两天生无可恋的模样完全不同了。
 

 “砚哥!”
 

 “周老板。”
 

 两人进门,先跟周砚打了声招呼,又和赵嬢嬢打招呼。
 

 七点到店,店里才坐了三四个客人,周砚闲得很,站在门口跟赵嬢嬢摆龙门阵。
 

 “你们倒是来的越来越早了。”周砚看着两人笑道。
 

 “其实出门时间是差不多的,都是六点二十左右出门,不过我们俩现在骑的越来越快了,半个多小时就能到。”黄莺笑着应道,看着已经给她们端水来的赵嬢嬢,快步两步上前接过海碗,甜甜谢道:“谢谢赵嬢嬢!”
 

 “谢谢嬢嬢。”黄兵也跟着说道,接过温水先小小喝了两口,看着周砚道:“我要一个大份的碎花拌面。”
 

 “我要中份的碎花拌面,加一份红烧排骨,加辣。”黄莺说道。
 “要得。”周砚应了一声,往厨房走去。 

 加浇头是前两天新推出的吃法,一份三毛钱,算是给有钱任性的客人量身定制的。
 

 毕竟很多客人吃不下两份面,但又喜欢吃更丰富的浇头,比如黄莺。
 

 她这两天点的都是加料版,要么拌面加红烧排骨,要么加牛肉烧笋干。
 

 “你们两个天天骑三个来回,看起来精气神好多了,硬是要得。”赵铁英看着俩人,颇为感慨道。
 

 “赵嬢嬢,你都不晓得我现在天天晚上睡得好香哦,洗了澡往床上一躺,立马就睡戳了。”黄莺笑着道:“以前晚上喜欢看电视,看到半夜饿了就去煮面条、拿巧克力吃,早上睡到中午才起床。”
 

 “太好了,乖乖,你也是有毅力的人,有这种干劲,做啥事都能成。”赵铁英夸赞道。
 

 “嘿嘿。”黄莺笑容中透着几分被夸夸的小得意。
 

 黄兵瞅了她一眼,微微昂起下巴道:“我每天比她多跑一趟,现在每天还要在后厨练三个小时刀工呢,晚上也是倒头就睡,都好几天没去喝酒了。”
 

 “恩,那你也很不错撒,学点手艺在身上是对的。”赵嬢嬢笑着道。
 

 “等我把刀工学好了,我就去摆摊买卤肉。”黄兵咧嘴笑,眼里满是憧憬之色。
 

 黄莺看了眼他贴满止血贴的手,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早上忙完,周砚把牛腱子先卤上。
 

 两口大铝锅,现在每天轮流上阵,只有坝坝宴卤肉须求暴增的时候,才会同时启用两口锅。
 

 飞燕酒楼的卤肉订货量已经从十斤增长到了二十斤,涨幅喜人,确实是有底蕴的。
 

 中午忙完,周砚拿了一块牛腱子,上称一称,八两,逆着牛肉的肌理切开,一片片铜钱厚的卤牛肉顺着落在砧板上。
 

 截面太漂亮了,牛腱子自带的筋膜尤如半透明的琥珀般延展开来,卤汁浸透牛肉,红亮色色泽看着颇为诱人。
 

 【一份完美的卤牛肉】
 

 系统给出鉴定结果。
 

 牛肉切完,周砚拈了一片边角料喂到嘴里。
 

 瘦肉软而不柴,筋膜软糯入味,肉里吸满了老卤汁,嚼起来带着细密的轫性,香味在咀嚼间缓缓绽放。
 

 真不错!
 

 “你尝尝不就知道了。”周砚从旁边拿了个碟子,拿了三两装在盘子里,“端出去跟妈、老汉儿他们一起吃。”
 

 “恩嗯!”周沫沫双手接过盘子,小心翼翼地往外走。
 

 周砚抽了一张牛皮纸,把剩下的半斤卤牛肉装起,又把看完的《人生》拿上,推着自行车出门去。
 

 周砚骑车到石板桥头忍不住刹了一脚,树下没了张记卤味的摊摊,张淑芬记忆中那棵手腕粗的黄葛树,如今已经亭亭如盖,成了镇上居民纳凉的好地方,长石条上坐着两个老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打了一瓶好酒,周砚蹬上自行车往图书馆去。
 

 图书馆门口,汪大爷靠在竹制躺椅上,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本书,看得正入迷。
 

 周砚把车停下,大爷抬头看着他,笑道:“看完了?”
 

 “恩,看完了,感触良多,人这一生可真不容易。”周砚笑着应道,从车篮里把那包卤牛肉和那瓶酒拿了出来,笑着放在一旁的小桌上:“今天新卤的牛肉,还给你打了一瓶好酒,尝尝?”
 

 汪大爷听完坐不住了,把手里的书放下,直起身来拆开了油纸包,看着那一片片花纹漂亮的卤牛肉,眼睛一亮,抬头看着周砚:“不错啊!看着就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