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这行字就很权威啊!(6k二合一)(第3页)
“小叔,来福表叔听不见,又不会说话,长得又那么瘦,会不会被人欺负啊?”周立辉给周砚烧火,有些忧愁道。
“被欺负过,不过我们这些老表给他撑了场子,以后应该会少很多。”周砚回道。
“那以后我也给他撑场子!我有一身蛮力,就适合做这种事。”周立辉拍了拍胸脯道,笑容灿烂。
“要得。”周砚看了他一眼,也笑了。
小家伙倒是一身正气,不愧是老周家的男儿。
来福也是坐不住的人,歇了会,便帮老周同志打下手去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干活利落着呢。
周砚给他煮了碗牛肉烧笋干面,他把汤都喝了个精光。
吃完已经七点四十,周砚才让他去医院等着。
中午营业结束,周砚推着自行车出门,车篮子里放着《钢铁是怎么练成的》和一包卤肉,直奔图书馆而去。
年轻就是好啊,虽然昨晚睡得晚,早上又忙了一上午,但身体并没有太强烈的困意。
汪大爷靠在图书馆门口的躺椅上,正在闭着眼睛听收录机,听到刹车声睁开眼,瞧见周砚笑着道:“稀客啊,小周同志都有一个多星期没来借书了,最近有些懈怠啊?”
“百炼成钢,这本书太有水平了,之前一看就睡着了,昨晚才熬夜看完的。”周砚把车停下,从车篮子里拿了卤肉和书,笑着放到了旁边的小桌上:“汪大爷,给你带了点牛肉和猪头肉下酒。”
“那么客气爪子,每回来都给我带卤肉。”汪大爷坐起身来,看着他道:“这回想借什么书?”
“你这有菜谱吗?我想借两本菜谱看看,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周砚说道。
“你不是有师门吗?怎么还要自己看菜谱学习?”汪大爷笑问道。
“我想多看一些菜谱和典籍,增长见识,给自己扩宽一些思路,现在自己出来开店了,向师傅学习也没得那么方便。”周砚解释道,毕竟有些师父还得上门找他学习呢。
“进门第三个书架,第二排最后边有本《四川菜谱》,是蓉城市饮食公司出版的,里边记载了非常全面的川菜菜谱,你可以去拿来看看,我去年在旧书摊上淘回来的。”
“要得。”周砚眼睛一亮,立马进去找书,很快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沾染了油渍的老书。
封面上写着《四川菜谱》,下方标注着蓉城市饮食公司。
而背后则有一行小字:内部发行。
周砚眼睛一亮,这行字就很权威啊!
蓉城市饮食公司主管成都餐饮行业,荣乐园、成都餐厅、陈麻婆豆腐、钟水饺……等一众名店都归其管理,麾下大师遍地。
这本内部发行的菜谱,含金量可见一斑。
周砚翻开书封,编印说明吸引了他的注意,其中一段:为了批判的继承和发展祖国的烹饪技术,我们邀请了一部分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厨师和专业人员,组成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编写小组,收集各地风味菜,整理编写了这本《四川菜谱》,供各地饮食培训班教学和广大职工学习时参考……
好东西啊!
这可是教材!
味道太对了!
周砚往后边翻阅了几页,菜谱内容比较扎实,实操性还不错。
主料、配料、调料的用料都精确到分,且烹制方法也是写的明明白白的。
乍一看,好像有手就行?
可这书虽标注着内部发行,但实际上是各地饮食培训班的教材,发行量肯定不会少。
出版日期为一九七七年七月,川菜大师数量并未喷涌。
可见菜谱距离成才还有着极大的距离。
毕竟大部分厨师,在师父手把手教学的情况下,也得三年刀工,三年学厨才能出师。
许师伯手里拿着鸡豆花的菜谱,还不是一样要把菜谱寄给他,让他去研究,看是否能够复刻出来。
比如雪花鸡淖中的第一步,将鸡胸肉制成鸡茸。
有些厨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状态叫鸡茸,看着菜谱就卡在了第一步。
所有的传承,都得建立在厨师扎实的基本功之上。
周砚不敢说自己看着菜谱就能把菜做出来,但这本菜谱绝对是好东西,值得深入学习。
比如鱼香味型,这菜谱上就记录着鱼香茄子、鱼香豆腐,周砚只懂鱼香味的调配,但从这菜谱上可以学到如何烧茄子和豆腐。
懂了一半,再来学另一半,自然就会快许多。
鱼香豆腐他还挺感兴趣的,因为他店里真有豆腐。
“大师,这可真是好东西啊!”周砚从图书馆出来,看着已经给自己倒上的汪大爷,笑着说道:“那我就借这本啊,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下个星期再给你送回来。”
“不用送回来了,这本书是我自掏腰包买的,送你了,当这顿卤肉的还礼。”汪大爷笑道,“书放书架上一年多了,从来没人借过,这苏稽镇上喜欢这本书的,大概也就只有你了。”
“大师!下回我还给你带卤肉!”周砚大为感动,他可真是捡到宝了,大师不愧是宝藏大爷啊!
这工具书,够他好好学习一段时间了。
“这顶多算工具书,有空还是得多看看经典书,提升自己的认知啊。”汪大爷看着他语重心长道:“这本书送你,你再去拿第一个书架第一排,最上面那层第一本书拿回去慢慢看。”
“好。”周砚应了一声,转回图书馆,过了一会出来,手里多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读史使人明智,那些文绉绉的大部头你肯定啃不下去,那就从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开始读吧。”汪大爷微笑道:“你翻开历史的长卷,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自然能活的更通透。”
“大师,受教了,我回去一定好好读。”周砚点头,笑着在旁边的小凳子上坐下,好奇问道:“您老最近没和邱老太太约饭?她应该快去香江了吧?”
汪大爷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颇为豁达地笑道:“就算她去香江,我们也能书信联系,人生聚散如此,相见且欢娱。”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