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 51 章
八百里加急乃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所奏。
维扬巡盐御史林如海病重,甄应嘉恳请派太医亲往,并言可替林御史分担,以待林御史康复或陛下再派新御史接任。
元庆帝捏着奏折的手猛然缩紧,“可有林如海的折子?”
本朝因吸取前朝教训,并未有司礼监一类会读书识字的太监,送到宫中的折子全靠皇帝。
但皇帝也是人,尤其年岁渐长的皇帝,哪里能一天八个时辰全用来批奏折。
因而部分重要的折子会交由皇帝在内廷的亲信之人参阅。
此刻冯久宝听闻元庆帝问询,忙将等候在外的义庆亲王请去殿内。
自小不受宠的小透明即便封了亲王,也极有分寸,从不越矩,反倒得了元庆帝看重。
此次得了八百里加急奏报,义庆亲王同样直接奏报,并未打开看一眼。
“皇兄可是有何吩咐?”
听着义庆问话,元庆帝冷哼一声,“你瞧瞧。”
冯久宝接过折子递到义庆亲王跟前。
义庆亲王接过奏折,一目十行扫过,“这……”
今夏林如海上折将江南早年偷漏的两百万两税银入国库,很是解了一番燃眉之急。
竟不想短短时日,林如海竟遭了毒手。
这样好的臣子,若真因同僚诡计丧命,着实可惜,“皇兄可要派太医前去?”
“你就瞧出这些?”
义庆亲王愣了一下,“不是甄总裁奏林大人不好了。”
他应该瞧出什么?
元庆帝看着自家蠢弟弟的神色,竟是真的一点不知。
也难怪当年几位兄长无一拉拢他。
义庆亲王能入内阁一来是元庆帝对太上皇表态,他愿用兄弟办事,二来让臣子知晓他亦是重情之人。
努力思索半晌,义庆亲王道:“是了,这等事本该林如海亲上折子。”
甄应嘉既敢声情并茂上折子,要么断定林如海撑不到太医前去亦或去了也无用。
不然便是江南已落入他的掌控,林如海的折子已经送不出来。
林如海竟也斗不过么?
江南还有四百万两白银未有消息。
元庆帝想着空空如也的私库与国库,再想林如海当初折子所奏,心下一阵抽痛。
那可是四百万两!
饶是拿不到,有林如海在,江南即便不在他手中也能收足了盐税银子。
元庆帝撑着额角叹一声,再不想搭理蠢弟弟,“行了,你去吧。”
义庆亲王应声,走了两步,回头发问:“那,林大人那里?”
“朕自会派太医前往。”
若林如海当真不行,有谁能接任江南这个摊子?
元庆帝脑海中一一闪过自己的心腹。
要么资历过浅,要么身担要职不能动,要么出身贫穷镇不住一帮牛鬼蛇神,更遑论首鼠两端的甄家等根深蒂固的大族。
元庆帝一时被气乐了,他身为帝王竟无臣子可用。
一夜未眠的元庆帝次日早朝发了好大的火。
不知内情的臣子们一时战战兢兢,早知内情的则旧事重提。
林如海已担任巡盐御史八年,实在太久,于理不合。
看谁都有嫌疑的元庆帝指着提议的臣子道:“既如此,爱卿可愿出任巡盐御史?”
提议之人乃三品京官,好容易升到京都,怎愿去维扬任巡盐御史。
况且,他非元庆帝心腹,便是去了有林如海这些年税收银子在前,他哪里还有发挥空间。
维扬巡盐御史林如海病重,甄应嘉恳请派太医亲往,并言可替林御史分担,以待林御史康复或陛下再派新御史接任。
元庆帝捏着奏折的手猛然缩紧,“可有林如海的折子?”
本朝因吸取前朝教训,并未有司礼监一类会读书识字的太监,送到宫中的折子全靠皇帝。
但皇帝也是人,尤其年岁渐长的皇帝,哪里能一天八个时辰全用来批奏折。
因而部分重要的折子会交由皇帝在内廷的亲信之人参阅。
此刻冯久宝听闻元庆帝问询,忙将等候在外的义庆亲王请去殿内。
自小不受宠的小透明即便封了亲王,也极有分寸,从不越矩,反倒得了元庆帝看重。
此次得了八百里加急奏报,义庆亲王同样直接奏报,并未打开看一眼。
“皇兄可是有何吩咐?”
听着义庆问话,元庆帝冷哼一声,“你瞧瞧。”
冯久宝接过折子递到义庆亲王跟前。
义庆亲王接过奏折,一目十行扫过,“这……”
今夏林如海上折将江南早年偷漏的两百万两税银入国库,很是解了一番燃眉之急。
竟不想短短时日,林如海竟遭了毒手。
这样好的臣子,若真因同僚诡计丧命,着实可惜,“皇兄可要派太医前去?”
“你就瞧出这些?”
义庆亲王愣了一下,“不是甄总裁奏林大人不好了。”
他应该瞧出什么?
元庆帝看着自家蠢弟弟的神色,竟是真的一点不知。
也难怪当年几位兄长无一拉拢他。
义庆亲王能入内阁一来是元庆帝对太上皇表态,他愿用兄弟办事,二来让臣子知晓他亦是重情之人。
努力思索半晌,义庆亲王道:“是了,这等事本该林如海亲上折子。”
甄应嘉既敢声情并茂上折子,要么断定林如海撑不到太医前去亦或去了也无用。
不然便是江南已落入他的掌控,林如海的折子已经送不出来。
林如海竟也斗不过么?
江南还有四百万两白银未有消息。
元庆帝想着空空如也的私库与国库,再想林如海当初折子所奏,心下一阵抽痛。
那可是四百万两!
饶是拿不到,有林如海在,江南即便不在他手中也能收足了盐税银子。
元庆帝撑着额角叹一声,再不想搭理蠢弟弟,“行了,你去吧。”
义庆亲王应声,走了两步,回头发问:“那,林大人那里?”
“朕自会派太医前往。”
若林如海当真不行,有谁能接任江南这个摊子?
元庆帝脑海中一一闪过自己的心腹。
要么资历过浅,要么身担要职不能动,要么出身贫穷镇不住一帮牛鬼蛇神,更遑论首鼠两端的甄家等根深蒂固的大族。
元庆帝一时被气乐了,他身为帝王竟无臣子可用。
一夜未眠的元庆帝次日早朝发了好大的火。
不知内情的臣子们一时战战兢兢,早知内情的则旧事重提。
林如海已担任巡盐御史八年,实在太久,于理不合。
看谁都有嫌疑的元庆帝指着提议的臣子道:“既如此,爱卿可愿出任巡盐御史?”
提议之人乃三品京官,好容易升到京都,怎愿去维扬任巡盐御史。
况且,他非元庆帝心腹,便是去了有林如海这些年税收银子在前,他哪里还有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