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抬到船上,留我与几位嬷嬷一同摆的。”
“哥哥~”黛玉转着茶杯,“哥哥那处可收拾妥当了?”
正说着,房门被从外面敲响,雪雁忙打开门,“世子爷,您怎么来了?”还带了如此多人。
“妹妹呢?”
萧景衍越过雪雁,就见桌边已经起身的黛玉,上前将人按回座椅中。
身后跟来的嬷嬷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摆在二人身前的桌上。
“皇舅舅已派了太医先去,妹妹如今最要紧的是照顾好自己。”
说着,萧景衍夹一筷子黛玉爱吃的添到盘中,“尝尝看。”
黛玉本吃不下,偏萧景衍威胁若妹妹不吃,他也跟着绝食。
每一道都是按照黛玉平日口味做的,因着可心,也因对面的人让人心安,黛玉不知不觉便多用了些。
见此,萧景衍让嬷嬷取出大氅,护着黛玉在三层甲板上眺望一番,又命人摆好鱼具小钓一回。
本是为了防止妹妹积食伤脾胃,谁知不过下饵盏茶功夫,黛玉手中的鱼竿便动了。
黛玉幼时常跟着林如海出行,却从未在海中钓过鱼。
此刻见鱼竿动了,忍不住低声唤人,“哥哥,有鱼。”
萧景衍看着黛玉手中几欲脱手的鱼竿,忙俯身上前帮忙抓住,一点点低声说着如何同收线。
不多时,一条扑棱着水花的鱼被二人齐心协力甩在甲板上,候在一旁的婆子将鱼送入备好水的桶中。
刚还摆尾的鱼此刻悠闲的在桶中游来游去,黛玉颇有兴致的瞧上几眼。
“妹妹钓的这条鲈鱼正适合清蒸。”
黛玉闻声瞪一眼萧景衍,她钓的鱼怎能这么快就吃掉。
偏一旁雪雁也跟着道:“姑娘,这鲈鱼是不是可以做莼菜鲈鱼羹。”
黛玉叹一声,看向雪雁,“既记得这菜,我们雪雁可还记得出处。”
对于吃,雪雁记得格外牢,此刻也知世子爷是为姑娘散心。
“若我答上来,姑娘便再钓两条赏我们一起吃个鲜。”
黛玉点头应允,雪雁才道:“是《晋书·张翰传》中所写的《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黛玉一字一顿补了后一句诗。
萧景衍虽未读过此诗,却听出一股子悲意,瞪一眼雪雁,拉过黛玉,“妹妹可不能厚此薄彼,既应了雪雁,也要给哥哥钓一条。”
“哥哥就会欺负人。”
“我钓的全凭妹妹处置。”
“哥哥莫说大话,说不得一条都钓不上呢。”
“妹妹可敢比一比。”
被勾起胜负心的黛玉握住鱼竿,“比就比。”
当天晚上便是贾琏的菜里都多了一条鲈鱼。
有萧景衍时时看顾,事事留心,黛玉也体验了一番江上行船的乐趣。
朝看日出晚看霞,午写诗歌夜观星。
有代国公府旗帜在,行船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维扬码头。
一早收到信的林府管家候在码头。
听着熟悉的乡音,黛玉一时有些近乡情怯。
萧景衍见状,亲给黛玉系好兜帽,“走吧。”
甫一下船,看着老了许多的管家,黛玉泪盈于睫,“应叔您怎亲来了,父亲可好?”
老管家林应也擦着眼角泪,“姑娘回家,我怎能不来接呢。”
至于后一句,林应只道:“外面风大,姑娘先上车罢。”
后面的萧景衍与贾琏皆有人请上林家马车。
码头周遭人见不止林如海独女归来,连带贾琏与代国公府世子爷也都到了。
一副安排后事托孤的模样,看来林如海是真的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