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指名道姓,赐婚宣旨(第2页)

 




    “下官没有这个意思,下官只是想管教好女儿。”
 




    谢明安已经浑身冷汗津津,颤声解释。
 




    箫熠之眼眸微凝,看向谢窈。
 




    她像稚鸟望着雌鸟,望着自己的母亲,与几日前门口的眼神不同,但一样亮晶晶的。
 




    一股极淡的药味被他嗅到,谢窈注意到他的视线,对他露出笑容。
 




    谢窈知道箫熠之喜欢温柔贤淑的女子,但事已至此,她只能将错就错。
 




    然后,谢窈就看见箫熠之轻轻地,快速地,朝她眨了下桃花眼,说:
 




    “那你是什么意思,本王的人,是你配管教的?”
 




    谢窈怔住了。
 




    本王的人?
 




    箫熠之这意思是说,他看上的王妃,是自己?
 




    她想了想,明白过来。
 




    看来,箫熠之也猜出了皇上的心思,打算顺水推舟。
 




    众人不敢言语,直到谢明安道:“王爷,王爷是说……”
 




    庆公公忽然拿出圣旨:“王爷不愧是王爷,可真是和陛下想到一起了,文昌伯府的人呢,还不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北王箫熠之,秉旄仗钺,忠勇卫国;文昌伯嫡女谢窈,兰心蕙质,名动京华。朕念二人天作之合,赐为夫妇,择吉日下月初八完婚。钦此。”
 




    庆公公观察眼前这几个人的神色,笑着将圣旨呈给谢窈:“谢二小姐,接旨吧。”
 




    谢窈麻利地接旨谢恩,余光瞥向伯府门口,唇角上扬。
 




    这就是她回京后声名狼藉,嚣张跋扈的结果!
 




    谢明安不过个清贵的四品礼部侍郎,谢家二房更只是个六品小官,谢家除了有个伯爵之位傍身,在朝中没有太多实权。
 




    既然选谢家赐婚,就代表皇帝忌惮着箫熠之,怕他与勋贵世家联姻,势力进一步壮大。
 




    那么,谢窈表现得越差,性格越坏,皇帝就会越满意。
 




    如她所料,这一世赐婚圣旨不但提前了一日,还指名道姓地宣旨了!
 




    一直担心圣旨选谢枝的孙姨娘等人,也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箫熠之眼底深沉,看不出什么情绪。
 




    “陛下还有一道口谕,”庆公公想起皇上的吩咐,连忙又道,“陛下说,距婚期还有些时日,允许王爷这期间多来谢家,与谢家女交流感情。”
 




    他并没有指明“谢窈”,而是说“谢家女”。
 




    这位谢二小姐刚一回京就惹出许多非议,皇上也怕若王爷太委屈了,所以给了王爷一个反悔的机会。
 




    只要是谢家女,圣旨不是不能更改。
 




    “知道了。”箫熠之惜字如金。
 




    谢窈问道:“敢问公公,臣女也可以去王府,与王爷交流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