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欲遣来使

    晨曦时分。
 




    又是一次大朝会。
 




    朝臣们着各色圆领官服,早早前来参与集体议政,奏报所辖事务近日情况。
 




    皇帝裴叡正襟危坐于大殿上,仔细聆听六部各司上表。
 




    他翻了翻面前户部所呈的账册本子,瞧到本季各州府收支汇总一行,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数个月前推开的政令,已经小有成效。”
 




    户部尚书朝皇帝道:“如今各州府经济较之年初充裕不少,水陆运输量比夏季反倒多了两成。”
 




    因在边境行商有额外的赋税减免,不少商贾逐利,选择结伴远赴蘅城等地,往来贸易货物,从当中赚取差价。
 




    行商队伍必要吃穿住行,当地客栈茶楼、布庄鞋店的生意便好了不少。
 




    赵宬大人听了,亦是笑着拱手道:“经济复苏,是我东晟之福。”
 




    几个大州流动人口外迁,州府内拥挤之况缓解不少,而边境的荒田有了人耕种,农业起势明显。
 




    此外,各州府太守接朝廷授意,着力惩处囤粮坐地起价的富户,治理劳力廉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银钱大笔大笔进了官账,地方财政困顿也稍缓,几个内陆的大州府更是有望恢复昔日繁华景况。
 




    “户部方才奏报,朕心甚慰。”
 




    说罢,裴叡朝吏部尚书道:“朝廷内肃清贪腐,地方也要有所动作。你主理吏部,应当知道如何着手。”
 




    “贪腐官吏一经查实,所贪脏银尽数上缴国库,家产没入当地州府官账,其余的人员流放、充军之类罚,按律办即可。”
 




    吏部尚书会意:“臣明白,即日便商定草拟文书,发放各州府知晓。”
 




    正在此时,裴叡注意到了户部尚书旁站着的礼部尚书孙大人。
 




    孙大人正抬袖擦拭脖间的汗,眉间满是愁云惨雾,一副苦兮兮的模样,同周围几位尚书的表情大不相同。
 




    六部中,礼部同其他几部分工不同,只负责礼制相关事项,譬如祭祀典仪、礼乐演奏、番邦外交一类。
 




    若无重大节庆,便也只剩下编纂修订礼仪典籍之务。
 




    虽然琐碎,却并不繁重。
 




    比起户部、吏部、工部这三个常年繁忙的,礼部可以说是六部中差事最为闲适的一处了。
 




    以往大朝会,甚少见到礼部的人露出如此愁眉不展之态。
 




    裴叡因此发问:“孙卿为何愁眉不展,可是礼部有事?”
 




    孙尚书听到圣人唤,这才捏着笏板,上前一步,朝裴叡拜道:“圣人见谅,只是近来确有一事棘手。臣愚钝,还在斟酌如何奏报为宜。”
 




    裴叡摆了摆袖子:“现下各位都在,孙卿不妨直言,群思广义之下,总能想个解决的好方法。”
 




    孙尚书这才点了点头,从袖中抽出一本奏疏来。王真上前双手接过,转而呈到了裴叡面前。
 




    说是奏疏,却同素日呈上的不同。
 




    “实不相瞒,礼部前几日收到一封外邦书札,请圣人阅览。”
 




    裴叡顺手将之摊到桌案上细看。
 




    这书札封皮看起来很是特别,应当是牛或羊皮裁剪而成,竟不似寻常东晟文书的统一纸折形制。
 




    托着首尾两端,铺开一看,里头写的竟是氐漠文字。
 




    不过,许是怕阅览者不识,特地又在下方以小字翻译成东晟字。
 




    虽兼有二国文字,给人观感却大相径庭。
 




    氐漠文字书写工整舒展,间隔大小统一,而东晟字却是挤在行间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