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消寒之宴(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选太子妃?
 




    况且皇权过渡,妻子家族势强虽有助益,却并非缺此不可。
 




    裴朝有信心,即便他没有这份助力,凭借经年历练,一样能稳稳接过江山社稷之责。
 




    可裴叡却坚决否了这个想法。
 




    “你母亲当年背靠苏杨两族,尚且有人窥伺后位,那姜氏家族子息单薄,且族人大多外放为官,除了她父亲,朝中再无说得上话的人,如何执掌中馈,母仪天下?”
 




    “莫说是辅佐你,即便将来做了皇后,没有倚仗,定然无力坐稳中宫之位。”
 




    裴叡道:“她膝下未育子女,你若执意以姜氏为太子妃,朝臣可会支持?”
 




    一个出身不高,家族单薄,且未育一子半女的妃妾,有何理由可以坐上太子妃之位?
 




    裴叡沉声道:“父亲若如此行,便是埋下祸患根苗。与其他日因后位争斗,掀起风浪波澜,叫你处理朝政之余,还要耗心耗力来平息,不如现在父亲就为你做打算,一开始便选定一个有分量的妻子。”
 




    “可是父亲……”
 




    裴叡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不让步分毫:“你若因愧疚,今后对姜氏施以补偿也无妨,但万万不可私心过甚,影响大局。”
 




    “况且当年她嫁入东宫,便应该知道,自己此生是无缘太子妃位的。”
 




    “既然迟早都有这一日,想来她早应当做好心理准备。”
 




    见裴朝仍有犹豫,裴叡神色严肃,用命令的口气同他说话:“为太子择选合适正妻,不光是父亲的意思,更是君王下的圣旨。”
 




    言下之意,便是让裴朝遵从圣谕,不得违抗。
 




    裴朝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纾解姜花宜情绪,只觉心中烦乱,见父亲态度强硬,沉默几息终是道:“儿子知道了。”
 




    ……
 




    “朝儿你看,那个着海棠色衣裙、头上别花的小姑娘,是御史台赵宬的孙女。”
 




    父亲的声音将裴朝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御史中丞的官位,在殿下诸多朝臣中,只算中上游。
 




    但赵宬大人出身大族,不仅家族殷实,他又自幼苦学,饱读经学,年少便一举金榜题名。因性格最是刚直不阿,便在御史台为言官。
 




    即便不提家世,赵大人入仕几十载,门下学生几十人中,在朝廷中枢身居要职的亦有七八人。
 




    最难得的是,赵宬不仅以清流刚正自居,更严格约束族人学生言行,因而盛誉满京都,其族中亦聚多名士,家族甚是兴旺。
 




    这样的背景品性,势大却不倨傲,追清名却不逐私利,实在堪为天子臂膀。
 




    裴叡思忖再三,只觉赵宬大人的孙女是太子妃的上上之选。
 




    裴朝顺着父亲的视线望过去。
 




    女席上都是官眷妇人,纵然衣裙鲜亮,大多拘着端庄娴静的举止,坐在席中认真地观赏歌舞。
 




    唯有那姑娘有些突兀。
 




    她瞧着跟年年差不多年纪,衣裙亦俏皮娇嫩,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些许稚气。
 




    似乎比起场中歌舞,她对宴上饮食更是满意,手执筷箸,正在认真地品尝面前那道八宝乳鸽汤。
 




    裴叡见儿子不语,便补充道:“自然了,除了赵宬孙女,还有几位女郎,身份也是相宜的。”
 




    他低声为裴朝一一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