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落君怀棠晞
23. 太学
世家也很敏锐,迅速发现了可乘之机,开始疯狂反扑。设立太学的诏令下达不过一旬,先是王谢领头,紧接着顾、陆、袁、萧都纷纷上奏推荐太学博士的人选,甚至崔家也没有再保持沉默。
所有人都很清楚,即使有了太学,但是最终做事的还是人,这当中大有文章可做。世家根基深厚,文化传承久远,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名满天下的才子大儒,这些人选便是高朔也无可指摘。
而他自己,心腹均是随他平定霍冲之乱的武将,在军中或许有威望,但在这朝堂上,就如同鱼儿上了岸,只能干瞪眼。
这日朝会上,高朔再次被的唇枪舌剑攻击的焦头烂额,终于捱到下了朝,刚一回府,越修的飞鸽传书到了。高朔打开纸条,“妙啊......妙啊.....”短短几行字,让他茅塞顿开,心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
韦家,韦侍郎正在带着孙子阿团背千字文,突然宫中来人,太后急召他入宫,他早有预料,最近他虽然闭门谢客,可是朝堂的风声从未断过。他让小厮把阿团给柳夫人送去,自己不慌不忙的换上朝服,出了门。
太后说是垂帘听政,实则也没有说的上话的地方,坐在后面听着朝臣争得你来我往,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这会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青黛姑姑站在后面正在给她按着太阳穴,陛下坐在一侧,小口啜着茶水。
宫人领了韦侍郎进来,太后方才坐直身子,睁开眼睛,抬手免了韦侍郎的行礼,“多日不见,大哥看起来面色还好,如此小妹也能放心了。”
“有劳太后娘娘和陛下挂念了,微臣已经大好了。”韦侍郎恭敬地回话。
紫烟奉了茶水上来,太后使了个眼色,青黛姑姑便带着宫人们都退下了。“大哥不必如此客气,如今这殿里就我们自己人,快坐吧。”
韦侍郎甫一坐下,陛下就先开始抱怨,“这些日子舅舅不来上朝,可苦了朕了,谢令君就差拄着拐上朝了,骂起人来还中气十足的,唾沫星子都快溅到朕脸上了,汝阳王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韦侍郎闻言,脸上浮上了淡淡的笑意,“谢令君毕竟年纪大了,于朝廷立有大功,确实有这个底气。”随即他又敛去笑意,正色道:“但是陛下是天子,无论是谢令君还是汝阳王,他们都是陛下的臣子,下次陛下若有不悦,直接呵斥便是,无需忍耐!”
“可是......”
“没有可是!”太后打断了陛下的话,“忱儿,听你舅舅的话,记住,你是天子,天下没有天子需要忍大臣的道理。”
韦侍郎听出了太后语气里的不忿,忙打圆场,“陛下年少,尚需成长,不急这一时。太后今日召见微臣,所为何事啊?”
太后微叹了口气,软了声音,“大哥想来能猜到,就是为了太学一事。”
韦侍郎起身向太后和陛下行礼赔罪,“此事是微臣之过,微臣被高朔那老匹夫给摆了一道,累及太后和陛下,还望太后和陛下恕罪。”
“无妨,大哥多虑了,小妹倒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前为了平衡朝堂,许多事情我和陛下都不便表态,如今有了契机,我们也该在朝堂上有我们自己的态度了,大哥此次称病,正好也帮小妹和忱儿试探试探。忱儿过了年便十五岁了,当初和朝臣们约定好的,待他满了十六岁便要亲政,还有一年时间,我们也得培养些自己的左膀右臂了。”
所有人都很清楚,即使有了太学,但是最终做事的还是人,这当中大有文章可做。世家根基深厚,文化传承久远,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名满天下的才子大儒,这些人选便是高朔也无可指摘。
而他自己,心腹均是随他平定霍冲之乱的武将,在军中或许有威望,但在这朝堂上,就如同鱼儿上了岸,只能干瞪眼。
这日朝会上,高朔再次被的唇枪舌剑攻击的焦头烂额,终于捱到下了朝,刚一回府,越修的飞鸽传书到了。高朔打开纸条,“妙啊......妙啊.....”短短几行字,让他茅塞顿开,心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
韦家,韦侍郎正在带着孙子阿团背千字文,突然宫中来人,太后急召他入宫,他早有预料,最近他虽然闭门谢客,可是朝堂的风声从未断过。他让小厮把阿团给柳夫人送去,自己不慌不忙的换上朝服,出了门。
太后说是垂帘听政,实则也没有说的上话的地方,坐在后面听着朝臣争得你来我往,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这会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青黛姑姑站在后面正在给她按着太阳穴,陛下坐在一侧,小口啜着茶水。
宫人领了韦侍郎进来,太后方才坐直身子,睁开眼睛,抬手免了韦侍郎的行礼,“多日不见,大哥看起来面色还好,如此小妹也能放心了。”
“有劳太后娘娘和陛下挂念了,微臣已经大好了。”韦侍郎恭敬地回话。
紫烟奉了茶水上来,太后使了个眼色,青黛姑姑便带着宫人们都退下了。“大哥不必如此客气,如今这殿里就我们自己人,快坐吧。”
韦侍郎甫一坐下,陛下就先开始抱怨,“这些日子舅舅不来上朝,可苦了朕了,谢令君就差拄着拐上朝了,骂起人来还中气十足的,唾沫星子都快溅到朕脸上了,汝阳王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韦侍郎闻言,脸上浮上了淡淡的笑意,“谢令君毕竟年纪大了,于朝廷立有大功,确实有这个底气。”随即他又敛去笑意,正色道:“但是陛下是天子,无论是谢令君还是汝阳王,他们都是陛下的臣子,下次陛下若有不悦,直接呵斥便是,无需忍耐!”
“可是......”
“没有可是!”太后打断了陛下的话,“忱儿,听你舅舅的话,记住,你是天子,天下没有天子需要忍大臣的道理。”
韦侍郎听出了太后语气里的不忿,忙打圆场,“陛下年少,尚需成长,不急这一时。太后今日召见微臣,所为何事啊?”
太后微叹了口气,软了声音,“大哥想来能猜到,就是为了太学一事。”
韦侍郎起身向太后和陛下行礼赔罪,“此事是微臣之过,微臣被高朔那老匹夫给摆了一道,累及太后和陛下,还望太后和陛下恕罪。”
“无妨,大哥多虑了,小妹倒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前为了平衡朝堂,许多事情我和陛下都不便表态,如今有了契机,我们也该在朝堂上有我们自己的态度了,大哥此次称病,正好也帮小妹和忱儿试探试探。忱儿过了年便十五岁了,当初和朝臣们约定好的,待他满了十六岁便要亲政,还有一年时间,我们也得培养些自己的左膀右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