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育才与锄奸的双刃剑(第3页)

 他内心极度矛盾。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这些思想的威力和未来的走向。 

 彻底镇压?可能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弹,并且扼杀思想活力,这与他培养人才的初衷相悖。 

 放任不管?则可能滋生出推翻他现有秩序的力量。 

 “怀瑾!” 

 邓贤在深思熟虑后缓缓开口说道:“对于思想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抓了之,那样只会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对立面,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邓贤说着转过身,下达指令:“一、立即释放陈望道和所有学生。” 

 叶怀瑾听后一愣,还不等其开口,耳边又传来邓贤的话语声。 

 “但是!” 

 邓贤说着语气转冷,再次开口道:“要以非法结社、传播未经审核之出版物为名,对陈望道处以严重警告,调离教学岗位,安排到图书馆做古籍整理工作。对那些学生,予以训诫,记录在案,加强观察。” 

 “二、由龙渊大学校方出面,组织公开的三民主义、建g方略讲座和讨论会,邀请各派学者参加辩论。我们要争夺话语权,而不是简单地封嘴。” 

 “三、情报局的工作要更精细。区分哪些是单纯的思想探索者,哪些是别有用心、受外部势力指使的破坏分子,对前者,以引导、观察为主;对后者,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西、…加快我们的社会改良步伐。减少贫富差距,改善工人待遇,让青年们看到,通过建设和改良,同样可以改变国家命运,而且是一条更少流血的道路,这才是根除极端思想最好的土壤。” 

 叶怀瑾听后若有所思地领命而去。 

 邓贤知道,这是一场更加复杂和长期的斗争,关乎人心向背。 

 他一方面需要青年人的知识和热情来建设国家,另一方面又要警惕激进思想对现有秩序的冲击。 

 这柄育才与锄奸的双刃剑,他必须运用得恰到好处,方能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弈局中,把握住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