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县衙政治班底(第2页)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城西的水牛巷。
 




    阎赴虽算不上太熟悉,但几日了解,也大致知晓,此地已算从县城内的贫民居所。
 




    连绵的低矮土坯房内,在赵观澜入内后,很快传来几声争吵。
 




    “叫你去街上给人写家书,你又不愿,非要饿死我们娘俩?”
 




    “你老娘的汤药钱还赊着,怎得便敢说不去?”
 




    “衣裳日日都穿破,没布哪里来的补丁?从我衣裳上撕吗?”
 




    不过片刻,清癯的中年读书人狼狈的提着桌凳纸笔,低着头到街上支起来。
 




    布幡上写着代写家书四字,动作熟稔,显然不是头一次这般做了。
 




    阎赴平静看着,转身,从袖口取出一张纸,上面写了十三个名字。
 




    他在赵观澜三个字上,朱笔点了一圈。
 




    这些名字都是他这些时日和张炼等人暗中观察所记录的,凡是兢兢业业完成县衙文书的小吏,都是他观察的对象。
 




    如今,赵观澜已合格。
 




    第二日下值,阎赴这次没去六房,自二堂西侧,到了税库。
 




    税库文书陈守拙今年已是三十出头,到现在仍是孑然一身,连媳妇都没娶上。
 




    眼下到了下值时,倒也没想着出去走走,只在税库外来回踱步良久,方才重重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丝毫没有注意到,那位新任县尊大人,便跟在他身后。
 




    陈家就在清水桥边,算不得什么好地段,只是取水方便,居住的房子外和阎赴所居住的农家大院是一般的夯土墙,左邻右舍如今正在门外一边浣衣,一边低声细碎开口。
 




    眼见陈守拙回来,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哂笑,招呼着身边低头的中年妇人。
 




    “陈家的,你们家那位县衙的文曲星又下值了。”
 




    不知为何,周围妇人哄笑成一片,有人低声嘀咕着。
 




    “什么县衙的文曲星,三十多岁的人连媳妇都娶不到,县衙?人家大户人家还花钱请账房呢,县衙是一分银子也不掏的。”
 




    被称呼为陈家嫂子的中年妇人低着头,涨红了脸,不肯说话,几槌下去,匆匆洗了衣服,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