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嘉靖二十六年的五月(第2页)

 




    思想,是造反最关键的问题。
 




    现在自己在从县囤积粮食,也有了兵马,器械,但对基层的掌控力很弱。
 




    可以说自己的话出了县衙,根本触及不到各个乡镇村子。
 




    话语权依旧在四族这类缙绅地主手中,只要他们愿意,仍旧可以将自己架空。
 




    他打算寻找一批贫穷的学子,仕途无望,家中无力供养的学子,成立一个思想部门。
 




    不仅能带着这些学子掌控基层村镇,更能在之后的造反过程中,起到稳定思想的作用。
 




    “大人,这里是这批学子的基础信息。”
 




    “青山村的村塾学子,基本上都在这里。”
 




    张耀祖递过一份名单,心中疑惑。
 




    阎赴点头,继续观察,远远的,听到有人嘲弄的声音。
 




    “家里供养不起就算了,李书桁,明日吾等便要调往孙家族学,还有几名秀才公教导。”
 




    “你这般死皮赖脸,岂不是让先生难做。”
 




    “是啊,都二十多岁的,还是个童生,你就不是读书的料。”
 




    人群中几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学子哄笑,对着另一边的青年指指点点。
 




    被叫做李书桁的青年涨红脸,嗫嚅半晌,但出人意料的并未愤怒,只转过头,留下一句话。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旁人只当他恼羞成怒,笑容愈发肆无忌惮。
 




    “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志向?难不成你还要入京师做个大官?”
 




    “别想了,再读下去,你家那瞎了眼的老娘可供不住你。”
 




    李书桁再也没说话,眼见雨水愈大,不自觉将手里的书本藏在怀中,狼狈奔走,溅落一地泥泞。
 




    只是没走多远,头顶的雨水忽然消散开,一道温和沉稳的声音响起。
 




    “那你的志向是什么?”
 




    李书桁抬头,发丝贴在苍白的脸上,眼眸中倒映出的,赫然是阎赴魁梧的身躯和一身威严的官袍。
 




    “县尊大人,学生见过县尊大人。”
 




    李书桁愣住,回过神激动的拱手行礼,一边又觉得自己太过狼狈,想必刚才的一幕都被县尊大人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