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要钱的来了(第3页)

 




    粥虽稀薄,但总归能活命。
 




    瘦骨嶙峋的老汉捧着碗,颤巍巍地跪下,朝着县衙方向磕头,嘴里念叨着青天大老爷。
 




    轿子里赵德禄眯起眼,低声开口。
 




    “这阎赴,倒会收买人心。”
 




    他不信周边都是粮荒,一个小小的下品县知县,反而能将一座县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多半是听到自己等人要来,这才做做样子,怕是过了这片土地,转过角全都是乞丐饿殍。
 




    想到这,赵德禄嗤笑一声,没再说话。
 




    倒是之前一直高高在上的郑涟假意赞叹。
 




    “哎呀,阎知县果然爱民如子!这水渠修得颇有章法,来年定能抗旱啊!”
 




    跟在轿子外的阎赴是步行,并未骑马,看起来反而显得有些卑微,只是他也不在意,微微一笑,拱手开口。
 




    “大人谬赞了,下官只是想着,与其让流民饿死,不如以工代赈,既活人命,又利民生。”
 




    郑涟点头称是。
 




    “若是大明上下,荒年都能有你这般的官吏,何愁百姓不安,阎大人虽然身在贫苦县衙,但却是真真正正能为圣上用心的。”
 




    阎赴寒暄摆手,一脸惭愧。
 




    郑涟只看的冷笑。
 




    蠢材!
 




    修这些水渠能捞几个钱?不如把粮食卖了,银子落袋为安!
 




    一行人继续前行,途径一处新建的村落,原本被火烧毁的茅屋,如今已换成夯土为墙、茅草覆顶的简朴屋舍。
 




    几个孩童正在做野菜团子,吃的不算好,可到底不像招地县那般,百姓连树皮都啃光了。
 




    见到官轿也不害怕,几个孩子反而好奇地张望,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甚至跑过来,递给阎赴一把野果。
 




    “阎青天,俺娘让给你的!”
 




    阎赴接过,摸了摸孩子的头,转头对郑涟道。
 




    “这些流民安置下来,开春就能垦荒种地,届时赋税也能如期缴纳,不耽误朝廷正供。”
 




    赵德禄愈发肯定眼前此人是在作秀,连带着面上笑意也冷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