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为什么!(第2页)

 




    暮色中的小庄,这一刻,长矛如林!
 




    五百黑袍汉子沉默地站在他们身后,眼中燃烧着火光。
 




    他们知道,从今夜起,那些大明官吏会知晓,他们不再是任人宰割!
 




    深夜渐浓,两军悄然整备。
 




    既然确定了即将进军,辎重粮草自然是必备的。
 




    黑袍军虽无官军精良的刀甲,但农人自有农人的狠劲。
 




    长矛是队伍中最常见的武器,木杆取自山间硬木,矛头则是流民中挑选的铁匠刘大锤铺里打的,虽不精致,但磨得锃亮。
 




    如今铁匠铺和木匠铺算是连日连夜的在打造,炉子和风箱没有一日停过。
 




    每一日便有数十矛头被打造出来,等待安装。
 




    至于木工作坊坊长更是忙碌,因为除了长矛杆外,他们还要负责制作投掷用的短矛和硬弓。
 




    如今作坊才刚刚开始,人手并不算多,因此格外疲惫。
 




    几个黑袍陕北军的汉子正用粗布缠裹矛尖,以免月光下反光暴露行踪。
 




    除此之外,军中还准备了短刀,近身搏杀用。
 




    如今从县的铁奇缺,尽管之前从缙绅四族中得到了不少兵刃,又从石牛山之战中缴获不少,加上巡检司库存,如今仍是不够配备到五百人。
 




    几个陕北汉子蹲在地上,将短刀的刃口在磨石上蹭得锋利,嚓嚓声在夜色中格外刺耳。
 




    “桐油带了没?”
 




    阎天和赵渀如今在检查各类辎重,桐油在之后斩杀缙绅恶霸时,会用来引火。
 




    “带了!”
 




    陕北军几名班长从背囊里取出陶罐,里面盛满黏稠的桐油,封口用麻布塞紧,以防洒漏。
 




    如今他们不仅准备了桐油,更是每人腰间别着一根松木火把,顶端裹着浸油的麻布。
 




    一旦点燃,可烧半刻钟不灭。
 




    农家大院内的赵家娘子也在忙碌。
 




    如今农家大院囤积的粮食日渐减少,之前安置小庄的农民军用了一部分,平日里操练也用了不少,加上之后各地流民纷纷汇聚,熬粥赈灾,原本装了十几个大小仓房的粮食,如今也肉眼可见的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