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吃饱(第2页)
年前,这些孩子该是在刘家的地里捡麦穗,被刘府家丁追着打。
陈守拙眯着眼睛,一笔一画地誊录新户籍。
羊毫小楷落在宣纸上,秀气得像绣娘的花样子。
年前,这样的好纸都锁在刘家库房里,那时候的户册,刘家说哪户绝嗣了,哪怕屋里还住着大活人,册子上就得勾销。
昔日他的表弟,就是这么没的,十六亩水浇田归了刘府,人则成了逃户。
“陈主事,新落户的三十七家都登记好了。”
书吏轻声提醒。
陈守拙点头,仔细核对。
现在每户都有红契,田亩丈量得清清楚楚,连新生的婴孩都要登入黄册。
他翻开最新的户数统计,因为大量吸纳流民,比年前多了四百零三户。
“人都多了啊......”
他喃喃道。
“陈先生,这边还有马家集的婚书要备案。”
小吏在门外轻声唤。
他笔尖一顿。
年前经手的最后一份婚书,是韩老爷强纳佃户女儿为妾的文书。
那日他故意写错八字,被韩府管家揪着衣领往砚台上撞,眉骨的血染红了鸳鸯礼书。
“拿来我看。”
新制的婚书用红纸墨书,不像从前缙绅家的婚契都是洒金笺。
纸上并列着两个名字,没有鬻女为妾之类的字眼。
窗外传来货郎的叫卖声。
这个总来县衙送文书的跑腿小子,去年在集市支了个代写书信的摊子,按从前,这样的孩子也该在缙绅府上当一辈子书童。
窗外传来夯土的号子声。
他走到门口,看见百姓们正在修葺道路。
年前这里该是刘家的别院,养着十几匹大宛良驹,寻常人靠近都要挨鞭子。
一个孩子蹦跳着路过,怀里抱着些饼子。
陈守拙认得他,马家佃户的孙子。
若是从前,这样的孩子该在马府马厩里铲粪。
夕阳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身后传来同僚的说笑声,他们在讨论新修的堰塘能灌多少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