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兵卒之武

    此地位置相对独立,既能观察全局,又便于机动。
 




    安顿下来后,阎赴立即带着张炼,策马巡视其他几路剿匪军的情况。
 




    大风凌冽,卷着雪粒抽打在脸上,眼前的景象,让阎赴眼底冰冷,点头确认。
 




    第一路赫然是招地县兵马。
 




    就是之前他们接到许多工匠,饿殍遍地之县。
 




    此地兵马约三百人,营盘扎得歪歪扭扭,士兵大多蜷缩在单薄的帐篷里瑟瑟发抖,或者围在小小的火堆旁抢夺着烤焦的饼子。
 




    兵马号衣破烂不堪,许多老卒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用破布烂草裹着冻得发紫的脚。
 




    兵器多是锈蚀的腰刀和断了头的长矛,几杆老旧的火铳靠在一边,引药孔都被冰霜堵住了。
 




    带队的是个愁眉苦脸的把总,正呵斥着几个为争抢柴火扭打在一起的兵痞。
 




    看这把总不像个脑满肠肥之辈,不过阎赴也没在意。
 




    第二路是保安县兵马。
 




    此县出兵约二百五十人。
 




    保安县之前粮荒倒算不上严重,情况比招地县稍好,但也有限。
 




    将士们面黄肌瘦,眼窝深陷,显然是长期吃不饱饭。
 




    营中弥漫着一股怪味,有人病恹恹地躺在雪地里呻吟,如此大雪天,怕是熬不了多久。
 




    这批兵马装备同样低劣,弓箭手的弓弦松松垮垮,毫无张力。
 




    带队千总躲在还算厚实的帐篷里烤火,营务全交给一个懒洋洋的哨官。
 




    看的张炼眯起眼睛,眼底划过一丝冷笑。
 




    第三路是安定县兵。
 




    安定县兵马最少,仅二百人,但这支队伍也最是奇特,竟有十数辆骡马大车,上面装着箱笼包裹。
 




    这些老卒们穿着相对整齐些,眼底个个油滑市侩,围着大车指指点点,像是在看守自家的财货。
 




    阎赴冷笑,一眼便知,这安定知县必是借机摊派勒索,让士兵充当了押运私财的脚夫。
 




    战力怕是连土匪都瞧不上。
 




    安扎在后方的第四支兵马,赫然是延安府府兵,三百多人打着府衙的旗号,营盘居中,稍显规整,装备器械不错,只是此地之兵精神萎靡,缩手缩脚,毫无精兵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