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打仗需要钱,钱怎么来?(第2页)

    屯堡外的谷地,烟火气一日浓过一日。
 




    清晨,卯时,阎赴站在堡墙高处,望着下方忙碌喧腾的景象。
 




    这里,不再是纯粹的军营杀伐之地,反倒渐渐有了几分集镇生聚的雏形。
 




    原先聚集在此的大批流民,不再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在黑袍军的安排下找到了各自的活路。
 




    大黑锅作坊依旧是最核心的所在,十几座土窑日夜不停地吞吐着火焰。
 




    紧挨着锅坊,另辟了几处地方是其他日用生产。
 




    一处是小铁器场。
 




    这里的产品杂而小,多是菜刀、柴刀、锄头、镰刀的毛坯铁件,再经铁匠简单开刃打磨。
 




    工艺简陋,远不如市面上精细,但也厚实耐用。
 




    一处是厚布坊。
 




    成垛的粗麻、葛布堆放着,从缴获和被抄豪绅家库房清点出来,也有向附近村落收购来的。
 




    上百名妇人和半大孩子围坐在一起,手持粗大针和捻得紧实的麻线、葛线,正埋头缝制。
 




    她们面前是一堆堆裁剪好的粗厚布片、麻絮片和零碎的旧羊皮、狗皮。
 




    穿脱方便,保暖有限,但胜在量大易制。
 




    另一些人则在缝制简易鞋帮。
 




    巡查结束,回转府衙,议事厅偏室,气氛截然不同。
 




    赵渀站在阎赴身前,恭敬地汇报着另一项进项来源。
 




    “大人,按军令,这些日子我带人核查了延按府境内,尤其是城西、城北几处依附官府、对百姓盘剥甚重的缙绅地头蛇家产罪状。”
 




    “已办了两家,其余几处也锁拿在案,清点查封了。”
 




    阎赴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堡内新清理出的几个大库房。
 




    那里堆满了刚从李府、林府以及其他几家查抄来的东西,成箱的银锭、散碎铜钱、地窖藏粮、皮货绸缎、布帛家具......这些缙绅大户,正是延按府乃至整个大明地方腐烂生态的一环。
 




    这查抄,是掠夺,更是另一种生产。
 




    以律法为刀,斩断腐朽的根系,榨取其中残余的养分。
 




    粮,布,钱,铁锅小铁器,粗布麻衣......这些东西滋养着堡外的烟火,支撑着新马的精壮,喂养着校场上操练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