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各地变迁(第3页)
“恳请陛下再给咸宁侯一次机会!贼势凶险,正需老成宿将压阵......”
满大殿鸦雀无声,谁不知道,仇鸾是严嵩的义子?
严嵩这时才缓缓躬身,声音苍老而诚恳。
“陛下,老臣亦以为仇侯爷一时受挫,乃多重因由所致。”
“如今陕北逆焰嚣张,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增派援军,补充粮械,务求雷霆一击以扫穴犁庭。”
“仇侯爷此败虽痛,却也探明了逆贼虚实,非无功也,此刻若仓促问罪撤帅,三军无主,奸邪之徒恐借机生事,流言四起,反于大局不利,还请陛下明鉴。”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替仇鸾开脱,又给嘉靖递了个台阶,倒是当真契合了嘉靖最在乎掌控二字。
台阶已经铺下。
嘉靖胸口的怒火并未熄灭,但看着殿中跪倒一片的大臣,听着严嵩那老成持重的分析,他那极度讲究权术平衡的脑子,也在飞速权衡。
仇鸾确实是他一手提拔、用于制衡边镇和清流的近幸之臣。
严嵩此时力保,未必全是好意,但眼下若就此斩杀或重罚仇鸾,朝局立时就会陷入新的动荡,更会让清流借机坐大......而他,并不想看到那个局面。
稳定,维持表面上的稳定,保证他的修道和皇权不受干扰,才是核心。
“增兵。”
嘉靖终于淡漠开口,挤出两个字,勉强压制着怒火。
“着兵部、户部,即刻从京营再调一卫精兵,速发延绥,所需粮饷器械,不得拖延!”
他没提仇鸾的罪责,也没说再用,但这个态度,本身就是默许了严党的保奏。
他又森冷地扫视众人。
“着令延绥大小官吏,一体戴罪自省,若有通贼怯战、贻误军机者,朕必诛其九族。”
杀气腾腾的命令,矛头指向了地方官员,也部分为仇鸾开脱定了调。
“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