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高拱的从县之行(第3页)

 高拱毫不犹豫。 

 “换上衣服,把脸抹黑,头发弄乱,高福,你扮作账房先生,王老五,你扮作领队把头,其他人,都是脚夫、伙计,记住,我们是......从河南逃难过来的药材商,老家遭了兵灾,货丢了,只剩这点家当,想去山西投亲。” 

 他迅速分配角色,交代细节。 

 “口音,都给我注意口音,尽量少说话,问起来,就说老家是开封府的,药材......就说被乱兵抢了,只剩下点不值钱的陈货,眼神,都给我放老实点,别东张西望,尤其是看到黑袍贼的兵......低头,弯腰,装怂,保命要紧。” 

 众人手忙脚乱地换上破旧衣服,互相涂抹锅灰泥巴,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饱经风霜的底层人。 

 气氛紧张而压抑,每个人都清楚,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豪赌,“出发。” 

 高拱最后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明显破绽,低喝一声。 

 他亲自推起一辆板车,混在队伍中,如同一个落魄的东家。 

 这支由翰林清贵、边军老卒、家丁组成的逃难商队,在漫天风雪中,调转方向,朝着那象征着黑袍军心脏地带从出发。 

 “大人......前面......就是从县地界了。” 

 王老五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界碑,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高拱勒住马缰,抬眼望去。风雪迷蒙中,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他这一路走来看到的是什么? 

 断壁残垣,瘦骨嶙峋的野狗,衣衫褴褛的流民。 

 但眼前,一切都不同。 

 道路虽被积雪覆盖,却明显经过平整和拓宽,路旁,每隔一段距离便能看到新挖的排水沟渠,防止雪水淤积。 

 更远处,不再是荒芜的田野,而是大片被积雪覆盖、却明显划分整齐的田垄,田埂上,甚至能看到用石灰画出的标记和插着的分田标记。 

 沿着道路前行不久,一片规划整齐工坊区出现在眼前,高耸的烟囱冒着滚滚白烟,铸铁、烧窑声络绎不绝。 

 空气中弥漫着炭火、铁水、谷物和牲畜混合的、充满活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