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清玄观中,解其迷津(第3页)


 萧云皱了皱眉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也还是不能确定刚刚听到的那个声音是从何方传出来的。正在她低头沉思之时,一位道士突然就出现在她的眼前了。


 那道士目光深邃,神情淡然,衣袂飘飘间仿若超凡脱俗。


 “道长,您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得知我来这道观的目的?”


 “这道观虽处尘世,却也似尘世之外。来此之人,皆为心有所求、意有所绊。信士你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周身气息紊乱,眉间隐有愁云惨雾,周身又似有业障未消之象。”


 “且这几日观中香灰频落异状,签筒也无故作响,此皆为上天示警与本道长。本道长不过是顺应天意,在此等候信士,以这道观之地,为信士解开心结,驱散阴霾,助信士寻得内心安宁之所。”


 萧云心下一惊,这道长莫不是知晓她是谁?


 “道长可是知我的身份?”


 “知与不知,本道长不想说。”


 萧云只觉这道士言语有些深奥难懂,性格也带了些喜感。却又莫名地吸引着她倾诉衷肠。于是,她便将心中因杀了春桃三人而所致的挣扎和盘托出,言辞间满是迷茫。


 只见那道士微微点头,双手背于身后,说道:“信士莫要过于忧扰。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与因果循环,你之所为,既是他人种下的恶因所结之果,也是命运长河中的既定涟漪。”


 “杀人虽为杀生之举,然你之心念若正,为护正义公理,又何须过度自责?道家讲阴阳平衡、顺应自然,你之行为在俗世法纪与天理公道中寻得平衡,便是顺应了自然之道。”


 “且过往之事不可追,往后当怀悲悯之心,多行善举,累积功德,以弥补心中所缺之安,方得自在。心向光明,亦能照亮你前行的路途,驱散那不该有的阴霾。”


 道长的这番话,恰似一盏指路的明灯,为萧云指明了脱离困境的方向。


 “道长,您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混沌的内心照进了一丝曙光。往昔我深陷自我的泥沼,虽觉所做无愧于心,却难敌心尖那丝丝缕缕的不安。如今听您所言,方知顺应自然、遵循天道之下,亦有我可寻的解脱之法。我定当谨遵教诲,怀悲悯、行善事,不再被过往的杀孽所困。”


 萧云对着道长深施一礼,以表敬意。正当萧云想要再开口说些什么时,那道长却转身朝殿内走去,步伐沉稳,不疾不徐。


 “道长可否留下姓名。”


 “灵云山上,真龙之躯,奉于祝融,灰烬涅盘,归路启通,相约来世,万不可负。”


 还没等萧云参透过来这段话是什么意思,那道长已然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