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燕之烈火焚身换云归红尘故人旧事
第65章 春耕为重,乾隆出宫(第2页)
“吉时已到。”
乾隆稳步登上祭坛,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彰显着帝王的威严。他面向先农神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身旁的礼部尚书轻声提醒:“皇上,祭品已备齐。”
乾隆微微颔首,亲手献上丰盛的祭品,心中默默祈求先农神庇佑,愿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能免受饥荒之苦,国家能繁荣昌盛。
祭祀礼成后,乾隆迈着坚定的步伐,亲自来到亲耕之地。早有侍卫将耕牛与犁具准备得妥妥当当。乾隆接过缰绳与犁具,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份农事的敬重。他双手稳稳地扶住犁具,开始缓缓前行。
他的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尽管平日里甚少接触此类劳作,但此刻,他以十足的认真与专注,展现出对春耕的高度重视。
在旁的大臣们见状,齐声高呼:“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整个先农坛,彰显着他们心中对乾隆的敬意。
乾隆亲耕三推之后,将犁具交予他人。此时,观礼的百姓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掌声雷动。皇帝亲耕,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更是向天下百姓许下的承诺,传递出激励与鼓舞。
仪式结束后,乾隆登上高台,俯瞰着台下的臣民:“农,天下之大本也。朕望众百姓勤勉务农,莫负天时。只有粮食富足,我大清才能根基稳固,百姓方能安居乐业。”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如春风化雨,传遍四方。
这一场亲耕仪式,绝非一场简单的典礼,它承载着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五谷丰登的殷切期盼,对国泰民安的深切祈愿。更象征着一个国家对民生根本的坚守与担当。
养心殿
“娘娘,您这眼睛可不能再哭了。”
琥珀揭下最后张敷贴时,又不放心的叮嘱着。
“知道啦,你家娘娘哪里是那么爱哭的人,只是昨晚被你家皇上感动了,这才失了态,多哭了那么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