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是江湖传说十二斤大猫
1. 夜半驿站心慌慌
残月如钩,夜风萧瑟,一布衣女郎正驾马奔驰。
洛阳到长安的官道,平时夜晚也时常有车马商队通行,因逼近洛阳的叛军,民间人心惶惶,如今盗匪横行,白日里已鲜有人出城。
灵寿狠夹马肚子,瘦骨嶙峋的老马跑了半宿,体力不支,扬起头嘶鸣,嘶声暗哑。她叹了口气,摸了摸老马褪色的鬃毛,降下速度慢行。
“这么大年纪,还要跑这一遭,辛苦你了。”到长安还需好几日,灵寿用手一下下地梳理马鬃,在老马咕噜噜的满足声中,一人一马向着长安前进。
四周寂静,无人相伴相谈,神思浮动,灵寿回想起昨日。
逢此大乱,洛阳城也不复往日繁华,街道上飘荡着烧焦的布帛,脚下的青石板渗着暗红,冷风穿街而过,昔日神都竟成空城。
叛军一路所向披靡,中原数城多年太平,面对训练有素的叛军节节败退,根本无力抵挡。
数日前,城中召集百姓组成民兵,但无异于杯水车薪,所有人都知道,洛阳的陷落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知道洛阳守不住,徐中丞反而平静下来,他遣散家中侍从,照旧维持城中秩序,“能救一个算一个,洛阳城一日不破,我就还是这里的父母官。”
昨日他却十分异常,眉宇间盈满焦急之色,不时探听有无访客,似是在等待什么人来。黄昏已至,徐中丞叫来女儿,他亲自牵来一匹老马,这马老得走路都颤颤巍巍,但灵寿知道,城中马匹皆被征去抗击叛军,能搜罗出这老家伙已是很不容易。
徐中丞亲自将女儿扶上马,就像儿时带她去踏青一样,孩儿个子小,就要大人扶上去。徐中丞将一个重重的包袱递上:“背好了,绑的紧些。”
“阿爷,我不要走,我不想……”灵寿哀求。
“这里面是洛阳城中官员的骨符,不能落到叛军手里,更不能落到千面谱手上。”徐中丞想严厉些,脸上表情变换,最终还是面露无奈。“阿爷和你几位伯父的‘真身’都在里面呢!送到长安去,收好了不许丢!”他又吹胡子瞪眼,像往常一般数落女儿,似乎这只是一次平常的出游。
“我,我知道了……”灵寿扯出一个扭曲的笑来,使劲把眼泪往回眨,“可是阿爷,什么是骨符,千面谱又是什么东西?”
徐中丞想摸摸女儿的头,可灵寿高坐在马上,他收回手,说:“是阿爷不好,守不住洛阳,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永远不要知道这些。”
他眼中透着灵寿看不懂的情感:“此事说来话长,我没时间亲口对你慢慢说了。”
“去西市的卜歇布店,找商二娘,她会带你找刘怀,是阿爷的朋友,东西交给他,会有人跟你解释。”徐中丞顶着女儿不解的目光:“永娘,平日里顽皮就算了,此时一定要听阿爷的!”
他说:“去吧,去长安。”
……
灵寿知晓,此一别亦是永别,想到此处,眼泪夺眶而出,“啪嗒”一声,掉在紧握缰绳的手背上。
“阿爷……”她正垂头伤感,老马却躁动起来。灵寿收紧缰绳,抬头一看,远处亮光忽明忽灭,在夜间十分显眼。再走近些,灯笼映照着驿站的青色旗帜。她有些惊喜,一路上的驿站,无论官驿还是私驿,大多荒废,或虽开着,却没有马匹物资,否则她也不至于一路骑着老马。
灵寿再夹马肚,老马先前养回些力气,听话地慢跑起来。
她朝着驿站前进,心中却慢慢生出不安。半夜为何点那么多灯笼?如今时局紧张,太平盛世时,灯火通明是安全的象征,如今可能会引来灾祸。
洛阳到长安的官道,平时夜晚也时常有车马商队通行,因逼近洛阳的叛军,民间人心惶惶,如今盗匪横行,白日里已鲜有人出城。
灵寿狠夹马肚子,瘦骨嶙峋的老马跑了半宿,体力不支,扬起头嘶鸣,嘶声暗哑。她叹了口气,摸了摸老马褪色的鬃毛,降下速度慢行。
“这么大年纪,还要跑这一遭,辛苦你了。”到长安还需好几日,灵寿用手一下下地梳理马鬃,在老马咕噜噜的满足声中,一人一马向着长安前进。
四周寂静,无人相伴相谈,神思浮动,灵寿回想起昨日。
逢此大乱,洛阳城也不复往日繁华,街道上飘荡着烧焦的布帛,脚下的青石板渗着暗红,冷风穿街而过,昔日神都竟成空城。
叛军一路所向披靡,中原数城多年太平,面对训练有素的叛军节节败退,根本无力抵挡。
数日前,城中召集百姓组成民兵,但无异于杯水车薪,所有人都知道,洛阳的陷落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知道洛阳守不住,徐中丞反而平静下来,他遣散家中侍从,照旧维持城中秩序,“能救一个算一个,洛阳城一日不破,我就还是这里的父母官。”
昨日他却十分异常,眉宇间盈满焦急之色,不时探听有无访客,似是在等待什么人来。黄昏已至,徐中丞叫来女儿,他亲自牵来一匹老马,这马老得走路都颤颤巍巍,但灵寿知道,城中马匹皆被征去抗击叛军,能搜罗出这老家伙已是很不容易。
徐中丞亲自将女儿扶上马,就像儿时带她去踏青一样,孩儿个子小,就要大人扶上去。徐中丞将一个重重的包袱递上:“背好了,绑的紧些。”
“阿爷,我不要走,我不想……”灵寿哀求。
“这里面是洛阳城中官员的骨符,不能落到叛军手里,更不能落到千面谱手上。”徐中丞想严厉些,脸上表情变换,最终还是面露无奈。“阿爷和你几位伯父的‘真身’都在里面呢!送到长安去,收好了不许丢!”他又吹胡子瞪眼,像往常一般数落女儿,似乎这只是一次平常的出游。
“我,我知道了……”灵寿扯出一个扭曲的笑来,使劲把眼泪往回眨,“可是阿爷,什么是骨符,千面谱又是什么东西?”
徐中丞想摸摸女儿的头,可灵寿高坐在马上,他收回手,说:“是阿爷不好,守不住洛阳,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永远不要知道这些。”
他眼中透着灵寿看不懂的情感:“此事说来话长,我没时间亲口对你慢慢说了。”
“去西市的卜歇布店,找商二娘,她会带你找刘怀,是阿爷的朋友,东西交给他,会有人跟你解释。”徐中丞顶着女儿不解的目光:“永娘,平日里顽皮就算了,此时一定要听阿爷的!”
他说:“去吧,去长安。”
……
灵寿知晓,此一别亦是永别,想到此处,眼泪夺眶而出,“啪嗒”一声,掉在紧握缰绳的手背上。
“阿爷……”她正垂头伤感,老马却躁动起来。灵寿收紧缰绳,抬头一看,远处亮光忽明忽灭,在夜间十分显眼。再走近些,灯笼映照着驿站的青色旗帜。她有些惊喜,一路上的驿站,无论官驿还是私驿,大多荒废,或虽开着,却没有马匹物资,否则她也不至于一路骑着老马。
灵寿再夹马肚,老马先前养回些力气,听话地慢跑起来。
她朝着驿站前进,心中却慢慢生出不安。半夜为何点那么多灯笼?如今时局紧张,太平盛世时,灯火通明是安全的象征,如今可能会引来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