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第744章 进展显着破迷雾(第2页)

 她走近,玉符贴近波浪纹,金线扫过纹路起伏。频率一致,振幅相同。她点头:“空间记住了那一刻的震动。”

 二人不再停留。叶凌霄从怀中取出一块薄石片,以指尖蘸血,将倒三角、螺旋折线、断续横纹及波浪横纹依次刻下,并在旁标注对应的空间特征:交汇点、导流带、滞留区、瞬时冲击。沈清璃则以玉符为尺,记录各符号间的相对位置与角度,初步构建出一套可复用的映射模型。

 当最后一笔完成,叶凌霄以剑尖蘸血,在石片翻转后的背面空白处写下三字:结构生符。

 就在此时,岩壁的褶皱发生微不可察的偏移。一道原本笔直的导流带悄然弯曲,其对应的螺旋折线在岩面上随之扭曲,旧刻痕已不再准确。

 “它在动。”沈清璃低声道,“不是随机调整,是……校正。”

 叶凌霄迅速收起石片,指尖再次蘸血,在掌心重绘螺旋折线。这一次,他不再依赖岩面,而是以体内灵流模拟导流带的滑行轨迹,让符号随结构同步演化。沈清璃也将玉符贴于额前,不启灵觉,仅靠材质共鸣感知空间应力的细微变化。

 他们已不再被动解读,而是主动跟随。

 前方岩壁渐趋完整,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出现在视野中。叶凌霄抬手示意暂停,目光扫过四周。此处无塌陷,无裂隙,灵压稳定,正是整理模型的最佳位置。

 他取出石片,铺于地面,将四类符号按空间位置排列。沈清璃则以玉符为基准,校准每一组符号的三维坐标。当倒三角与三处交汇点完全重合时,岩面浮现出一道微弱的光晕,环绕符号边缘流转一周,随即隐没。

 “符号区域已形成微弱能量场。”她说,“它开始响应我们的认知。”

 叶凌霄未答,只将剑尖轻点地面,沿着符号之间的连接线缓缓划动。每划一笔,光晕便增强一分。当他完成最后一道连接,整个符号体系骤然一亮,岩面浮现出半透明的灵流路径——倒三角为源,螺旋折线为引,断续横纹为阻,波浪横纹为扰,四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