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第823章 查阅资料寻良方(第2页)

 “你是说……环境?”

 “‘循脉而行’。”她重复那句残篇之语,“脉,未必是地脉,也可能是灵脉节律、气息流转,甚至是外力推动的波动序列。它需要一个‘动’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摆放。”

 叶凌霄沉默片刻,将《百材志》翻至“共振类灵材”章节。其中记载多为音波共鸣、寒热激荡之类,皆属双材对冲或增幅,未见三者联动之例。偶有提及“结构引动”,也仅限于阵法基石排布,与宝材本身无关。

 他又翻至手抄残卷,一页页细查。终于在焦痕斑驳的一角,发现一段残文:“……凡组件之用,必依位格、顺节律、循序而启。逆则反噬,偏则崩解。”

 “位格、节律、顺序。”他逐字念出,目光渐亮。

 沈清璃接过残卷,仔细辨认。那几字笔迹枯瘦,似以极细兽骨刻成,力道不均,却透出一种近乎机械的严谨。她忽然想起,那铁匣中的残篇,纸张质地与这手抄卷极为相似,皆为一种罕见的寒蚕丝织纸,耐腐抗燃,多用于记载禁忌之术。

 “那卷《灵枢合引录》,”她道,“可能出自同一来源。”

 叶凌霄将三册典籍并列于前,开始系统梳理。他以剑鞘轻点每一页关键段落,将相关内容摘录于空白玉简。《地脉灵引》提供结构雏形,《百材志》排出药理路径,手抄残卷则提出“三位一体”框架——位格对应空间布局,节律关联时间节奏,顺序决定能量流向。

 沈清璃则闭目继续回溯。她记起藏书阁深处另有几卷未启封之书,皆以同类寒蚕丝纸包裹,其中一册封面似有“灵枢”二字。可惜当时未及查阅,便因警兆撤离。如今想来,那或许才是完整版本。

 “我们掌握的,只是碎片。”她说。

 叶凌霄将玉简放下,看着地面那三角标记。他忽然以剑鞘敲击石面,一次、两次、三次,节奏缓慢而稳定。石纹微震,却无共鸣。他又改变节奏,模仿此前战斗中与沈清璃配合的节律——三短一长,停顿半息,再三短。

 这一次,石面传来极轻微的颤动。

 “地脉有回应。”他道。

 沈清璃立即取出玉片,置于三角中心。寒气缓缓释放,却不导入宝材,而是模拟节律波动。玉片表面泛起涟漪状光晕,裂痕处无蓝光浮现,但温度骤降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