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第824章 新法尝试显成效(第3页)
叶凌霄取出两物,按三角布局放置。沈清璃设定节律,三短一长,每息一次,结构高差半寸,晶核后置。
寒气导入。
第一轮,平稳。
第二轮,鳞片边缘幽光流转,晶核霜纹微旋,寒气在两者间形成循环。
第三轮,玉片裂痕处蓝光稳定渗出,温度下降五度,无刺痛。
“互补成立。”叶凌霄确认,“前提是节律引导与结构错位。”
沈清璃迅速记录:“鳞片主散,晶核主凝,以往直接对接导致对冲。现以节律缓冲,结构隔离,可转为协同。”
叶凌霄再取独角残段,替换鳞片,与晶核组合。音波与寒息交汇,神识微感波动,但未出现恍惚。
“音波扰神,因无节律约束。”沈清璃调整节奏,将节律延长至每息一次半,震动趋于平缓。
“它需要时间消化。”叶凌霄说,“不是不能用,是得慢。”
沈清璃将三组数据并列刻入玉简:单材稳定,双材可协同,三材需动态引导。操作流程初步成型。
“新法可行。”她说,“但每一步都得精确。”
叶凌霄取出最后一枚玉简,开始绘制完整操作框架:节律锚定→结构校准→顺序迁移→分段导入→反馈调整。五步闭环,形成可复制的引导流程。
沈清璃检查玉片状态。裂痕未扩,表面温度恒定,寒气循环无滞涩。
“材料未达极限。”她说,“是我们之前方法错了。”
叶凌霄将剑鞘插回腰间,目光落在地面三角标记上。三道划痕依旧清晰,中心点已被多次震动磨出微凹。
“它不是死物。”他说,“是活的系统。”
“我们对待它的方式,不该是炼化,而是引导,如同与一位伙伴对话。”
叶凌霄取出一枚灵针,轻轻插入三角中心点。针尖没入石缝,稳稳立住。
他抬手,剑鞘轻敲针尾。
第一击,短。
第二击,短。
第三击,短。
停顿。
再三短。
石面微震,玉片表面泛起一圈涟漪,裂痕处蓝光缓缓亮起,像回应一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