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各人打算(第2页)

 

皇后争不过皇帝,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了,心里叹口气,下次再说吧。突然皇帝开口了:“朕身边确实许久没进新人,连年龄最小的文更衣也二十九岁了。既然皇后筹谋许久,朕也不能让皇后白操心。听闻皇甫家有双娇,长得漂亮,长曰长岭,次曰峻岭,从小当男子养育,文武双全,就宣她们进宫陪朕吧。朕许诺就是死了也不让她们殉葬,到时候封她们当太嫔。”

 

皇后脸色发白,腿有些软,嘴唇哆嗦,半晌开口:“陛下说迟了,长岭本来是想定给淮安王的,陛下给淮安王指了淳于氏当正妃,只好委屈她当个侧妃了。峻岭那孩子脾气不好,从小当男子养的,就爱打打杀杀,不配侍候陛下。”

 

皇帝想了想才道:“这样啊,皇甫长岭可以赐给淮安王做侧妃,皇甫峻岭入宫做婕妤吧。”

 

皇后忍无可忍道:“陛下,真不行,峻岭才十八岁,管臣妾叫一声姑母,与陛下的辈分、年龄皆不合适,请陛下开恩,收回成命。”

 

皇帝冷笑:“哦,你祸害别人家女孩时,就不管年龄与辈分了。瞧瞧,邓家三个孙女首当其冲,那也是朕的晚辈啊。还有,礼部王侍郎家的女孩,今年十二岁,进宫做什么?上次,你就想算计人家,王侍郎跪求到母后那里才免了。如今母后没了,尸骨未寒,你又开始算计人家,为什么呀?”

 

皇后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跪倒在地,苦苦哀求。皇帝道:“放心吧,朕不是昏君,在女色上也不那么要紧。朕如今五十有四,有二十一个儿子,二十三个女儿,这些就够朕操心的了。倒是想着,把后宫里没有承幸过的女子,超过二十七岁的宫女、女官,放出宫去一些,不要在深宫蹉跎岁月了。”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松年马上跪下,口称:“陛下圣明,陛下仁德。”

 

皇帝翻了大总管松年一眼才道:“你小子跟朕这么多年了,你一撅尾巴,朕就知道你是啥意思。朕这话合了你的心意,你的嘴才这么甜,要是说得不好,你是不是又两眼望天,面无表情了?其实,暗暗在心里骂朕是昏君了吧?”

 

松年听了皇帝的话,赶紧跪下求饶:“陛下,奴才不敢。奴从十四岁就跟在陛下身边,您是个仁义之君,这几十年来,您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一直无为而治。不发动战争,不增加赋税,不增加各地府兵的军费,功过文景之治,造就东陈太平盛世。”

 

皇帝被这通马屁拍得舒服了,两眼一眯:“没想到松年有这般见识啊,倒成了朕的知己。皇后,以前看你出身大家,知书识礼,外貌端庄,为什么人不可貌相呢?这皇宫的主人是朕,你做的事,朕知道的不全,但也不是一无所知,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再闹腾。”

 

皇甫家跟邓家鹬蚌相争,皇帝做了渔翁。因为皇后的闹腾,把都城的水搅浑了,各种鱼在混水中隐约可见,皇帝也起了试探那些臣子们态度的心思。

 

他早就知道了皇后的名单,他找大舅护国公问:“大舅父,皇后有意为朕选美入宫,要是让几个表侄女进宫,您有什么意见?”

 

护国公面对皇帝,看不透虚实,也昧着良心回话:“陛下,别家怎么想,老臣不知道。邓家的荣华富贵,皆来自于陛下和太后的恩赏,只您有需要,臣没有任何意见,莫说是几个孙女,只要老臣有,什么都舍得。”

 

皇帝眯起眼,笑道:“舅父大人,此话当真?那朕就不客气了,表侄女们进了宫,从正三品婕妤起封。朕过世前,给她们全都安排好,保管让她们无忧无虑地过下半辈子。”

 

护国公几乎把牙咬碎,可是说出来的话,也不好收回去。何况,自从太后过世,自家的势力大减,皇甫家都敢欺负到头上了。皇帝又不是小孩子,帝王之心难测得很。顺他心意时,他可以表面恭敬,称你一声舅父大人,不顺他心意时,六亲不认,生杀予夺。

 

皇帝就是试探邓家,其实早有打算,毕竟是自己的外祖家,母后能当亲王侧妃,是外祖家得力。自己能当太子,外祖家也是出钱、出力了的,心里怎么会不向着。不过是做了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就怕被人利用。

 

邓家手握左武卫和左威卫,怎么也得给面子。所以准备把邓玉娥赐八皇子李景智为正妃,老八不是当皇帝的料,但他长得帅,还特别会经营,将来给他找块好封地,让他当个富贵闲王,夫妇俩过一辈子好日子。邓秀娥赐给自家十七弟江都王的嫡长子为正妃,江都王是他现存最小的皇弟,掌握左卫,有权有势还懂事,家里富贵得很,后宅也清静,是个好人家。邓丽娥赐刑部尚书蒋家嫡次子为正妻,蒋家家主是刑部大员,颇懂律法,治家甚严,子女们都很争气,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人或事。表侄女过门后只要循规蹈矩,日子定能过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