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史清雅的往事(第3页)

 

再往后的事,王侍郎多少也听说点。蜀王家的的二公子叫李守业,五短身材,长得平平无奇,为人尖酸刻薄,脾气很差,一向风评不好。史夫人嫁过去,有些看不上他,夫妻关系很一般,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但有件事,除了当事人,外人不知道。皇帝曾经私下里叫人跟李守业说,让他写一份放妻书,和离之后许他中书左丞之职。李守业这人小气,一听这话,好像吃了一只苍蝇,心里闹腾,说什么也不肯和离。男人都忌讳这些事,从此也不再去夫人屋里,纳了几房美貌年轻的妾室,成天鬼混酗酒,喝多了就家暴史夫人,对夫人所生的三个孩子也是拳打脚踢的。要不是史夫人有些武艺,能抵挡一二,说不得早让丈夫打坏了。

 

去年秋天,蜀地盐井工人大规模闹罢工,就是因为这个李守业。蜀王二公子用人往死干活,时常克扣工钱,吃得东西都是陈米霉面,还不给够数,结果死了几个盐工,不知是中毒还是饿死。工人们义愤填膺,闹了起来,封了盐井,要求补发工钱,改善伙食,给死难者重金安抚。

 

李二公子怕他父亲知道了,嫌弃他不会做事,就杀了几个带头的盐工,想把工人们打压下去。他是个糊涂的,不明白防民如防川的道理,更不知道民乱的厉害。人杀了,事没压下去,半夜里,有一伙人蒙了面,杀入二公子府,杀了所有的人,那真是鸡犬不剩。并把府里的东西打劫一空,还放了一把火。事后,那伙人全都逃窜往西北,隐进了蜀地与吐蕃交界的大山里,没留下什么线索。

 

当时,史夫人没在家,去参加隔壁万县一家官员的百日宴,她跟那家夫人关系交好,多住了两日。史夫人听到信儿,骑了马赶紧回去,一看就晕了过去。眼前断壁残垣,烟熏火燎,宅子没了,家产没了,丈夫和他的一堆妾室美婢没了,她的三个孩子都没了。醒了之后,史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她不在乎丈夫的死活,也不心疼妾室和庶出子女,可是自己的孩子没了可怎么办呢?

 

史夫人让人告了官,也通知蜀王一家。这个案子性质太恶劣,影响也大,只能上报到中央,故而都城里有职有权的人家都知道这件事。最后也没查出来是谁干的,把那帮盐工抓起来,严刑拷问,曲打成招,杀了几个领头的。

 

后来,有人拿了盐工用血写的陈情状寄到御史台,陈情书上写着:蜀王要盐,凿井三千。官官相卫,无法无天。刻薄无恩,盐工命惨。有病不医,草民命贱。每日两餐,陈米霉面,夜以继日,克扣工钱。李二被害,我等无关,屈打成招,命丧黄泉。

 

皇帝看了大怒,早看李守业不顺眼了,尖酸刻薄之辈,死了就死了,还屈死这么多盐工。当时就把蜀地有盐井的几个州县的头脑全部下狱问责,另外指派了官员。

 

蜀地盐井收归国有,派他堂弟临江王亲自带队去管理,制订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安排、工钱发放、食宿安排、工伤安置等,交由户部审查,报皇帝亲批。对枉死的盐工给予平反,给家人抚恤,免十年徭役,恢复恢复元气再说。盐工们一片欢腾,跪谢皇帝英明。

 

蜀王到了这一代,已袭了五代,根据推恩令,这一代是最后一代,要想再袭爵,要么立下大功,要么需要皇帝特别加恩。不过,出了这样影响不好的事,再加上李二不识抬举,不肯和离,还殴打史夫人,皇帝恨不能把李二剁了,连带着对蜀王一家不喜。蜀王能生出这样的儿子,从小不好好教育,想来也不是什么好的,要不是同姓宗亲,刚出五服,非把他们下大狱。即使如此,想要推恩再延长袭爵时间,那是不可能的,皇帝有心让蜀王一族慢慢地泯然众人矣。

 

蜀王一家受了皇帝的责问,也驳回了请求延长袭爵时间的奏章,一家人心里别提多闹腾了。他们知道自家的事情不少,有些心虚,只好暂时得苛且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