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史顺仪死里逃生(第2页)
史侯爷今年六十六岁,现在膝下有七个庶子,一个庶女,三个大点的儿子余荫入仕,也成亲了,老大如今都当祖父了。庶女好办,办一副嫁妆送出门去了。还有四个儿子是在史清雅出嫁后,跟小妾生的,现在不过十几岁,眼看要成家立业,且需要很多钱呢。人心趋利,用一个没啥用的大姑娘换来这么多财富,还有蜀王的人情,岂不是大好事?
杨夫人带着两个侍女缓缓地走进来,就立在门口打量丈夫,背着光看不清神情。史侯爷挤出笑来,起身相迎,吩咐两个侍女出去,亲自扶着夫人坐在临窗的胡床上。
屋里只剩下夫妻二人时,史侯爷道:“夫人,本侯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清雅的夫家出事了,事情挺大,都城里都传遍了,你也听说了吧?”
杨夫人淡淡的,声音如从远处飘来:“当然知道,那是我的亲闺女,她的事我最关心。”
史侯爷咧咧嘴,叹口气:“夫人知道了,那就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没有办法啊。李二公子府上下死绝了,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家产也烧了大半,其中就包括姑娘的大部分嫁妆。如今李二家只剩下一些庄园、店铺,蜀王夫妇派人接管了。本侯有些发愁,咱闺女怎么办?”
杨夫人叹气道:“怎么办?接她回来呗。蜀地的家产烧了,可都城里的宅子还在,郊外还有一处别院,一处庄园,干脆让蜀王把这宅子、庄园抵姑娘被烧的嫁妆。姑娘的嫁妆中,也有庄园土地都在京郊,西市还有一家茶业铺子,一家椒姜店,尽够她生活了。”
史侯爷一听,冷笑道:“想得美,人家蜀王说了,他又没收咱家姑娘的嫁妆,是儿子儿媳妇自己保管的,天灾人祸躲不过,他不负责。便是告到陛下那里,他也是这话。”
杨夫人有些气,强忍着道:“蜀王既然说了,这话也有几分歪理,行吧。李二公子在都城房产地产,那也是夫妻两个的财产,就归咱姑娘了。总不能一件事两个标准,说到儿媳妇嫁妆时就说与他无关,说到李二家产时就与他有关了。”
史侯爷摇头,叹道:“人家蜀王是皇亲国戚,有钱有势,咱家虽有爵位,老夫可没祖上的能耐,在陛下跟前没多大面子。要是太后还在,你还能去求求太后,如今,咱们惹得起哪个呢?”
杨夫人道:“说那么多干什么?先把闺女接回来,问问她的意思,即使吃点亏也认了,总不能让姑娘一个人呆在蜀地吧,那里啥都没了,伤心之地啊。”
史侯爷道:“回不来了,蜀王来信,想让姑娘为夫殉葬。也不知道这会儿动手了没有,老夫是没有办法了。”
杨夫人一听,站起来,指着丈夫厉声喝道:“你答应了?我只有一个姑娘,谁要她死,就是要绝了我。我宁肯去陛
史侯爷皮笑肉不笑地道:“夫人,你随便吧,本侯不管了。蜀地离都城路途遥远,咱们真是鞭长莫及,蜀王又有钱有权,下手极快,说不得,姑娘这会儿已经与夫婿同穴而葬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告御状,本侯也不拦着,闹得越大越好。陛下是个心慈手软的,少年时还与清雅相识,看咱们家这么惨,说不定给些补偿。蜀王也不差钱,估计也得给赔偿。你看那城外的青衣君祠,不就是个先例?”
杨夫人气笑了,缓缓坐下:“你是尚书右仆射,二品大员,原来是这样处理事情的。你还是清雅的亲生父亲,原来是个卖女求荣的。我知道,咱们夫妻一直感情淡薄,心有嫌隙,姑娘出事,我虽然早就知道了,也一直没有来求过你。因为,我深知道你的为人,自私凉薄,不要说搭救女儿,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不过,你跟蜀王的如意算盘恐怕都白打了。”
史侯爷一惊:“夫人,你说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夫人看他一眼:“你等着吧,这几日会有圣旨下来,到时候就知道了。”说完,起身穿了鞋,就要走。
史侯爷头上见汗,连忙叫住杨夫人:“夫人,老夫糊涂,你给我解解惑啊?”
杨夫人站住,缓缓回首:“清雅自小聪明,五岁识字,七岁作诗,九岁学习术算,一学就会,先生大为称赞。她不爱儒家学问,十二岁精读《盐铁论》,十三岁读《道德经》,十四岁读《孙子兵法》,十五岁读《墨子》。要不是身为女子,必是个大有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