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王家公子的亲事(第3页)
如今,自家长姐过得这么好,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求到她那里,是一亲挂一心,总比不认识的人好说话。没想到,亲近的话还没说呢,阿父就跟大姐吵起来了。阿父也是的,管这样事做什么?姐夫这么出息,两个外甥又中了进士,前途大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怎么也得找个达官显贵家的当媳妇。跟自家那两个从侄女联姻,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曲家三子曲方正站起身,对父亲和大姐行了一个家礼,劝道:“父亲,您别生气,大姐,您也别着急。坐下,慢慢说。”想了一想,组织了一下语言:“父亲,九堂兄那人不过是隔壁阳山县的县丞,没什么出息。他家的那个女儿不怎么样,根本配不上咱家那好外甥。过年时,在族宴上见过,站没站相,坐没坐样,嘴大舌长,跟几个嫂子胡说八道的,一股小家子气。听内人说,那姑娘虽读过几年书,读得乱七八糟,只识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而已。外甥中了进士,最差也是到外县任县令,娶了这样的妻子,没什么用处。”
曲家四子曲方圆补充:“父亲,三哥说得对。那个十二堂兄的人品我们都知道,他能当上永顺县的县令,是借了老丈人的光,十分惧内。他的儿女都让堂嫂惯得不像样子,他们家姑娘,骄横自私,趾高气扬,自己尊如菩萨,别人视作粪土。不但对下人刻薄,就是对本家族的姐妹兄嫂们,也是不屑一顾。这样的女子,谁娶谁倒霉,做官最忌讳什么,夫妻不顺,后宅不宁,娶妻娶贤就是这个道理。”
曲大人一拍案几,气道:“谁问你们了?就你们知道得多。阿父都答应族老们了,现在你们都是这个态度,根本瞧不起自家女子,阿父怎么去跟他们说啊?”
曲夫人冷冷一笑:“那是您自己的事,爱怎么说怎么说。您也细想想,是外孙子前程重要,还是那些八杆子刚拨拉着的本家侄孙女的婚事重要?”
曲家六子曲方良叹口气:“父亲,我们三兄弟不争气,至今也没有前程。家里兄弟姐妹中,只有大姐最出息,以后有了事,说不得求着大姐一家呢,您现在弄这么僵,图什么啊?咱们本来就与王家联姻了,大姐跟咱们关系最近了,您还不放心,非要亲上加亲,让人好笑。自己亲生姑娘都处不好,本家亲戚虽是同姓,都过了三四服了,难道能对您更好?”
曲夫人看三个弟弟还算是明白人,自己也松口气。她虽然粗鄙暴躁,也不希望自己成了没有娘家的人。跟亲爹吵闹,只是一时急火,难得兄弟们都是通情达理的,替她这口拙嘴笨的大姐,把意思都说明白了。
三个儿子把想法说了,曲大人想一想,脑子也转过圈来。招呼众人坐下,缓缓道:“行,难得你们姐弟想到一处。为父的病见大好了,明日就回任上,不管这事了。阿父衷心希望,你们兄妹以后好好相处,你们的孩子也能互帮互助。”
这日下朝,王善先施施然地走着,突然身后有人喊他:“王侍郎,稍等,本王有话说。”
王侍郎回头,却是四皇子吴王殿下,心里有些纳闷。他拱手施了个礼,口里称:“吴王殿下,您找下官有什么事啊?”
吴王一笑:“虽然才进了二月,都说城外春来早,听说青衣君祠种的杏花已开放了,咱们去那里喝茶下棋,顺便有件事跟你商量商量,如何?”
去年冬天王侍郎发了财,想着给妹妹修修住处。又寻思,三个孩子有事没事都喜欢来青衣君祠住几天,老是住梳妆殿也不得劲,还怕妹妹爱干净,嫌弃他们。跟妹妹商量了一下,青衣君祠又扩建了一些建筑,增添了不少家具。
于是就在大殿后面,起了二院,修了东西厢房,添上全套的好家具。还在后园中,起了一座二层的观景楼,名曰青衣楼。一楼是个大书房,前后对称四个大窗户,明亮通风,靠墙摆了一圈安南黄花梨木的大书架,架子上是从杨家坟典行买来的各类书籍,有手抄的,也有印刷的。正中有一张紫檀木大书案,摆了四张紫檀木大椅子。二楼是观景阁,外边有转圈的大回廊,四面墙上都留了大窗,镶了妹妹给的玻璃,隔窗可赏景。每个大窗前,放有一架能容两人的大胡床,床上有小方枰,可下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