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韩五娘回都城了(第2页)

 

韩五娘见她可怜,多打量了几眼,虽然黑瘦黑瘦,五官却长得秀气。问了几句话,觉得她脾气好又老实能干,奶水也还有,就把她雇佣来。跟她讲好条件,主要任务就是照顾盼盼小姐。每月给她娘俩好吃好喝,工钱两贯钱,为期三年。三年后,她要回乡,就加发路费。不愿回乡,就续签长契,跟着韩五娘母女,她的女儿肖金香也可以做盼盼的玩伴和陪读。

 

姚青梅听了,在心里一合计,看这位夫人,贵气逼人,想来富贵得很,跟着她,衣食住行比在渔村不知好多少倍呢。又端详贵妇,面容精明中透着和善,自己这样的孤儿寡母,能遇到这样的贵人,自然要真心跟随的。至少母女以后衣食无忧,女儿给小姐当玩伴和陪读,最少也跟着识些字,学些眉眼高低,肯定比在渔村里一辈子当村姑强得多。当下,就抱着女儿给韩五娘磕头谢恩,同意了。

 

过了年,广州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韩五娘知道该回都城了。带着货物,还有两个小女孩,走不快,路上得走好几个月呢。这次,她不但进了大量的洋货,有西洋的还有南洋来的。还购置了南粤和琼州产的一大批高档红木,许多贝壳、珊瑚、干海货,装了四十几辆大车。

 

二月底,韩五娘准备妥当,领着庞大的车队,跟着有合作关系的杨氏商队一起回都城,这次,全程走陆路。

 

盼盼是个乖孩子,一路上吃了睡,睡了吃,也不在乎马车颠簸,更没有什么水土不服。金香也是个比较省事的孩子,这几个月好吃好喝的,已经会爬了,与韩五娘母女很是亲近。姚青梅是渔民出身,海上颠簸尚且不惧,马车这点波动,根本影响不了她。她是个懂事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尽心尽力地照顾盼盼小姐。

 

韩五娘倒是有些难受,路上吃不好,睡不香,主要是她一路走,思绪时起时落,起了近乡情更怯的意念。她想着,这次回都城,估计多少人对她侧目呢。不过,她不在乎,现在是有女万事足。她在赌,吴王是个正常的男人,对自己的孩子应该真心疼爱,不会为了利益把孩子灭了。自己要钱有钱,要势有势,黑白两道通吃,只要不是犯了王法,得罪了皇家,除了吴王,其他的人她根本不惧。

 

韩五娘忽然想起一件事,忍不住大笑几声,让旁边的青梅迟疑不定,主家这是怎么了呢?其实就是韩五娘的兄弟们觊觎她的产业,让韩母来说过好几回了,要五娘从韩家孩子中选一个侄子过继,将来好继承五娘的家产。

 

韩五娘对娘家那伙人不感兴趣,他们都是自私虚伪之人,嫁五娘时没考虑过她的意愿。当年五娘被杨家欺负,他们惹不起弘农杨氏,把脖子一缩,只会骂五娘没本事。后来五娘生意越做越大,他们甚至准备直接把五娘控制起来,接手她的生意。

 

韩五娘搭上吴王殿下,这帮人才安分下来,不敢招惹皇子,只能向五娘暂时求和。但没多久,就开始逼着五娘从韩家过继孩子。没想到啊,五娘老蚌生珠,还是吴王的亲骨肉。韩五娘心里老爽了,把自己的产业给自己的孩子,还有比这更理所当然的舒坦吗?

 

大约端午节前,韩五娘回到都城,先让人把货送到仓库,入了账再往外批发零售。又让几个掌柜的把账本送来,她要看看这段时间的收益,只要不赔本,就给掌柜的和伙计们重赏。赔钱的,要查一下原因,只要不是人为的,或者失误不大,就暂时搁置,以观后效。此时的人都比较讲规矩,一般不敢做大乱。韩五娘管理生意又极有手段,大半年不在,问题也不是很大。就是这样,也是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整顿,才安生下来。

 

这中间,闻风最先来的,是杨星云。两人情敌变闺蜜多年,处出些情意,彼此之间,比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还亲近些。杨星云带了些桃子和甜瓜就来了,韩五娘也含笑相迎。

 

两个人絮絮叨叨的聊天,韩五娘说了在广州的见闻,把给杨星云的礼物拿上来。是一对漂亮的砗磲大贝,一个海黄木雕的送子观音。还有不少干海鲜,鱼翅、瑶柱、淡菜、对虾干、鲍鱼干之类。杨星云谢了闺蜜,今日没事,准备在韩府里用个饭。

 

午休之后,两人坐到凉亭里喝冷饮,说些有的没的闲话。韩五娘一去大半年,都城里发生一些趣事。杨星云就准备说给闺蜜听听,也热闹热闹。

 

比如,过年前,吴王府的广平郡主收到第一次的郡主待遇,手里有了余钱,准备过年就搬到她的郡主府。年初,她得了封号,就跟父王提出要独自立府。吴王觉得长女订亲,很快就要出嫁,婚后跟家长住在一起不自在,最好独立开府,也就答应了。随后跟父皇禀报一下,皇帝也同意,让人给她整个郡主府。兴化坊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聚集的黄金地带,一时半时没有合适的地方。而崇仁坊有一处现成的宅子,是前东阳公主宅,虽然简陋些,地方足够大。广平郡主欣然同意,将作监的人修缮一番,做了广平郡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