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与外祖小聚(第2页)
听说白先生回来了,老爷子乐得哈哈大笑,把案几上的文书收了,让把人请进来。两人近一年没见着了,长孙老侯爷非常开怀,笑道:“老白,你可回来了,今天在府里用晚饭,别急着回去。老夫还想着听你讲讲这一趟发生的趣事呢,青州好玩吗?小白娶的那个媳妇漂亮不?听说是我乖宝以前的侍女,也没见过。你去都城,善先夫妇怎么样啊?老夫那几个重外孙可还好?小雪是不是长得更漂亮了?想来是大姑娘了,说不得过两年,也要嫁人了呢。”
白先生微笑着看这位老上级,等他絮叨完,才道:“好啊,正好属下带来了不少东西,里面有些好吃的,还有好酒好茶,咱们好吃好喝,边吃边聊天。”
有下人送来了上好甘泉水,在走廊用小炭炉烧水。这边,白先生让人把王霆给的白瓷茶具清洗一下拿上来,把在余杭买的绿茶找出来,亲自泡了茶,浓郁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白先生道:“侯爷,这套白瓷茶具有一壶、四杯、一承、一漏、一公道盏,是您的两个外孙让带来的,共有五套,给您两套,给长孙总督两套,老夫自留一套。这茶叶呀,是路过余杭时买的明前绿茶,特级品啊,味道可不一般。”
长孙侯爷笑笑:“这个好,甚合老夫心意。老夫刚才仿佛看见,还有两车黑石头蛋子从侧门拉院里了,你大老远的整些破石头做甚?”
白先生拧眉叹气:“我的老大人呢,您真是不识货呀,什么破石头,那都是宝贝。是水晶和玛瑙的原石,可能还有蓝宝石,您两个外孙子托属下不远万里捎来的,这可是他们的一番心意。外面看着难看,一锯开了,里面的东西才能看明白。公子说了,可以当摆件,也可以加工首饰,让您和长孙总督家的李夫人分了。”
长孙侯爷笑笑:“老夫就说嘛,谁闲着没事也不能大老远的整两车黑石头,原来是实韧和中直孝敬咱的宝贝。长辉呀,你叫上几个人,把东西直接拉到西市那边,找最好的珠宝店,最能干的匠人,给咱都锯开了看看。全编上号,写个条,哪些适合做摆件,哪些适合做首饰,回头老夫再决定。”堂外有人应了一声是,就有十几个人来拉车子从侧门出去了。
忽然白先生想起来,上午的时候,王善一亲手做了几样点心,说孝敬她外祖父的。这会儿还在另外的车上呢,他喊了一声:“长和,去老夫坐的车上,把那个大食盒拿过来,里面有新鲜的点心,正好搭配好茶。”
堂外的有人应了一声是,一会儿,有人拎了一个多层食盒进来,放在食案上打开,用竹夹子取点心放在碟子里,有四样。老侯爷看了眼前熟悉的糕点,眼睛有些湿润,拿了筷子一尝,眼睛睁大,看向白先生:“老白,快说,还有谁来了?”
白先生道:“老侯爷,这您还猜不出来?某人可是说了,您一吃她亲手做的点心,就心里有数了。”
长孙侯爷叹口气:“这四样点心是老夫老家流行的点心,这是核桃酥饼,这是蜜三刀,这是开口笑,这是糖月牙。自先祖跟着高祖起事,后来国都建到永安城,老夫家几代人都落户在都城了。从那时再没回过家乡,吃的次数就很少了。家乡也有些穷亲戚来都城投靠,拿不出什么贵重礼物,都是做这几样点心。说来奇怪,长孙家封侯拜相,有权有势,好吃的不知凡几,偏对这几样寻常的点心情有独钟呢。”
白先生微微一笑:“这不奇怪,家乡味道终是烙在血脉中,代代相传的。他乡的风物再好,终不如记忆中家乡至味好。”
长孙侯爷又道:“长孙家这几代人都是阳盛阴衰,一代人中女孩比例少,有时男孩十几个,女孩两三个。到了家父时,生有九个儿子,没有女儿。征辽西时,家父与八个哥哥都战死,只能让老夫继承了爵位,那年老夫十二岁。到老夫了,膝下三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孩。红儿让老夫惯坏了,读书不行,习武不成,手笨得很,啥也不会干。不过,红儿嫁到王家之后生的小外孙女,却是个心灵手巧的。她十五岁那年成人礼,老夫刚好上都城述职,就去参加了。她亲手给老夫做了四样点心,说是听她母亲说过,外祖父最喜欢这几样家乡点心。她很用心,对传统的点心进行了改良,核桃仁都是用碱水泡过去了皮的,蜜三刀里的蜜汁也是用麦芽糖浆混了桃花碎,糖月牙的面里掺了芝麻,开口笑加大了猪油的比例,还添加了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