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王善惜出嫁(第2页)
何父举手让儿子不要大放厥词,规矩早就存在,人人都须依着,现在说这些没有什么意义。南海何氏虽然读诗书,但是婚姻观念还受南海一些部落的影响,那些部落女性尊贵,还有母系社会的影响。何氏家中基本不纳妾,如果家主无后,就从近支中另选当家人。
南海何氏世代在南粤广州、循州、潮州等地当官,与朝廷关系还行。到这一代,何昭旭的大伯是何氏的族长,他在潮州做刺史,余荫入仕,常遗憾没有进士及第。他有异族血统,外貌与中原汉人不同,如果参加科举,会因为容貌有异被剔除出去。但他特别喜欢中原文化,与中原大族的梁氏联姻。他的长子何庆辉在广州当同知,分管广州的对外贸易事务。
何母是长年盘踞在潮汕这一带的南聂族公主,今年四十五岁。南聂九部以渔耕为主业,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是个母系为尊的部落。南海何氏为了与地方少数民族搞好关系,与几个规模大的少数民族世代联姻。何父与南聂族部落酋长联姻,娶了部落公主盘青青,生了长子何昭旭,次子何昭明、三子何昭庆、四子何昭贺,小女儿盘昭珠。
何家收到何昭旭的信时,何父何母还有些犹豫,觉得女子出身一般,名声也不显。可是何氏家主一看到随信同来的手弩和大船模型,很是赞叹,立马拍板定案,这桩婚事一定要成。所以,家族准备了丰盛的聘礼,让他们夫妇领着本家的三个男孩,带了车队,亲自上都城下聘,顺便订下婚期。
何父何母还在半路,就收到何氏商栈转来儿子的急信,说要马上成婚,连日期都订好了,两夫妇心里就开始嘀咕。他们不知道,他儿子还给大伯写了急信,让他收购一批稻米,多多益善,尽快送到永安附近。这是相信了大舅哥的话,认为永安会有大旱。
老两口带着几十车的聘礼来的,安置了几日才归拢妥当。听说王家二小姐出嫁,让何昭旭代表何家送去两千贯当贺礼。
等王二小姐回门礼毕,何家就上王家送聘礼。王院长看着礼单,笑得合不拢嘴,这也太丰厚了吧。王尚书原先说要把这些聘礼全给妹妹们带走,顾廉家境一般,给王善唯的聘礼大约值三四千贯,王院长也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了。到了王善惜这边,王院长反悔了,这么多好东西,全给姑娘陪嫁过去,太眼热了。
王尚书又看了礼单:南海红珊瑚一架,高一尺八寸,重二十四斤二两。南海明珠一串,直径一分半的大珠一颗,径一分的大珠两颗,径九厘的大珠十颗,穿成塔链款的手串。砗磲一对,贝壳直径有一尺九寸,已经玉化为宝。大法螺两对,花纹非常漂亮,有镇宅的功效。骠国来的翠玉白菜一尊,是能工巧匠巧雕而成。南玉葡萄一架,雕得非常逼真,鲜亮的紫色,翠绿的叶子,漂亮极了。琉璃围棋一副,黑白分明,颗颗饱满圆润。黄金首饰三十六件,计重九十九两。螺化玉首饰一套,白玉首饰一套,翠玉首饰一套,白水晶圆条镯一对,南红玛瑙镯一对。杭州丝绸三十六端,南方木棉制的一从布七十二匹。海黄木拐杖一根,海黄木手串五挂。紫檀木佛珠五串,紫檀木手串五挂。鬼曲柳书案一张,配同料的书架一具。酸枝木的柜子一对,箱子一对。黄金三千两,白银一万两,铜钱两万贯。大雁一对,骏马四匹,黄牛四头、羊二十只、猪十头。干鱼翅两对,鱼胶十斤,对虾干二十斤,黄鱼干十斤,贝肉十斤,干鲍十斤。海盐五十斗,黄糖二十斗。
王尚书叹口气,总算明白了王院长的心情,这么多聘礼和礼金,也太殷勤大劲了。当初大妹妹跟皇家做亲,也没这么丰盛呢。王院长捂着胸口,跟王善先吵了一架,说什么都要留下三分之二,姑娘只能带走三分之一,以还家里对她的生养之恩。王尚书再劝,王院长就说胸口痛,这是要气死他了。
王善惜讽刺一笑:“哥,您别说了,就依父亲吧。无论如何,他把女儿养了二十多年。也如哥哥前些日子说的,妹妹在家有吃有穿,出门有车有马,还有仆婢使唤,这都是他的功劳。妹妹这二十几年来,也没给家里做过什么贡献。如今妹妹远嫁,此生能再见几次面都不好说了。这些东西财帛不过一些身外之物,全都留下吧,以还王家对妹妹的生养之恩。相对来说,何家对妹妹更没有什么大恩,一没生二没养。他们送来这些东西是在本家族过了明路的,不要白不要,妹妹再给他们带回去,真是便宜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