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别西北(第2页)

 

方夫人想了想,丈夫说得也有道理,他比自己年龄大得多,又是当大官的,肯定比自己有见识,他说的话就听着吧。

 

王善一笑眯眯地看着,夫妻两个在那里你来我往地说话,句句都是为儿子打算,真是母心似水,父爱如山。两个小表弟面面相觑,互看一眼,凭自己的本事去考,哪有那么复杂。明年考不过,三年后再考呗。

 

长孙宇看了一眼两个小儿子,笑着道:“是不是觉得自己本事大,一准能考上啊?告诉你们,这里头的水深着呢。天下之大,能人倍出,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们可知道人才多少年更新一代?”

 

两个儿子摇头,长孙宇接着道:“阿父以为,只要七八年就是一代人。五六岁开始启蒙,识字、练字、识数、背书,读完常用的启蒙书大约十岁上下;只要不是天生蠢才,此时相差不大,考上秀才,争气的大约三五年;从生员到举人到进士,能耐的大约三四年。三年一举,每次科举都有人上榜,人才生生不息。”

 

长孙洋插嘴:“七弟、八弟,你们在陇右道这种偏远的地方,免不了做井底之蛙。要是让你们读了人家江南举子的文章,你们都得自惭形秽了。而且,光读书、明理、明法、明算可不成,还得懂时事与朝廷政策,揣测皇帝与各部主管的想法与倾向。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文就是个人的爱好和取向。让你们去都城,主要是长见识,掌握一下时事动向,看看真正厉害的人写的文章,听听他们的志向,而不是在家闭门造车。”

 

两个弟弟听完,再次点头称是。王善一笑笑:“表哥说得对,都城是政治中心,到那里去才能摸准中央的脉搏。不过,你俩也得巴结巴结表姐我,别的不敢说,你们进考场之后,表姐能让杰哥杰嫂送吃喝和被服进去。神不知鬼不觉的,一点也不遭罪。”

 

方夫人喜笑颜开,一连声道:“阿清、阿洁,你们两个快给表姐行大礼,有这样大本事的人罩着你们,真是烧高香了。以后她说什么,你俩个都得听着。”

 

两个儿子笑笑,真走过去给表姐先了个礼,玩笑地说一声:“那就全指望表姐扶持了,以后表弟一定听您的话,你说往东绝不向西,你说打狗绝不撵鸡。”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

 

长孙洋又交待两句:“小七、小八,到了都城,尤其进国子监,对同窗师长,要讲礼貌,礼多人不怪。出手一定大方,不要占小便宜,便宜就那么一点,你占了就把别人得罪了。咱们家也不差那一点,你们要学会做人情,这比读书更重要。碰到同窗有困难,能帮的帮一把,自来锦上添花没人见,雪中送炭有人念。”

 

这话说得在理,在场的人都点头称是。方夫人暗自决定,长孙洋这次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做人比做事更要紧。回头得多给儿子准备一些钱帛和东西,让他们大大方方的。

 

长孙宇说话算话,准备了好大一批黄金结算明珠的粮食费用,竟然把总督府库存的黄金用去一大半。至于老父亲那边的欠款,阿父富可敌国,八辈子也花不着钱。不过他也不白占便宜,让其他兄弟和侄儿们知道了看不起他,再等等吧,秋后有钱了再押送到安南去。

 

进都城要带的东西太多,就准备了一个车队,跟随着二百名精兵。这些精兵隐了兵器,全作车夫搬运夫的打扮,尽量不着眼。车队除了大量黄金,还有不少上品的青玉和白玉,这是明珠小姐要的。

 

方夫人准备了一些西北的特产,牛羊肉干、奶制品、维族丝织品,马奶酒,藏药,还有十几张狼皮,百十张上好羊皮,羊毛软毡,羊毛地毯,几对羚羊角,两尊黄金佛祖像,二十匹西北好马,这是准备给亲朋好友送礼用的。

 

长孙大舅还让准备几辆大车,装载着工具、炊具、寝具、帐篷、干粮、燃料,拉上一百只肥羊,一些调料,几十桶酸奶汤,几大罐奶皮子,这是路上吃用的。西北一路,雪大难行,又不一定总能碰到合适的客栈,多备些东西才放心。

 

正月二十六,是个不错的日子,难得的晴天,太阳光很明亮,雪地上的反光有些七彩散射,空中只有微风。长孙宇总督、方夫人、长孙洋、长孙池都来送行,长孙清、长孙洁两人领队,都穿了厚厚的丝绵衣服,外面罩了一个大披风,大毛的红狐狸毛领,内里是雪貂皮,穿了羊羔绒里的大皮靴,手上还戴了母亲亲手做的兔毛暖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