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2页)

 

至于阎家,全都重处,该杀头的杀头,够流放的就流放到西北,让他们罪有应得。那些没什么大罪的老弱妇孺,全都回老家反省。阎充华也得受到牵连,先降为御女。

 

十四皇子得给指一个厉害的媳妇,管一管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就安城刺史兰瑞家那个彪悍的嫡长女兰胜男吧,武艺高强,脾气暴躁,胆子还大。订过几次婚,都因为事先声明丈夫不许私自纳妾,后宅一切事情要听她安排,被男方退婚了。

 

三皇子怏怏不乐的进宫见他母妃,跟她诉说委屈,到最后埋怨道:“今日父皇明着训斥老四,说他不管弟弟,这说明什么?父皇就是有意让老四接班。儿子明明排行比四弟大,生母也是四妃之首,二皇兄身体不好,其实最应该继位的就是儿臣。母妃,您就是不中用,还是武将家出来的女儿呢,关键时只知吃喝玩乐,当初儿子被马踩坏了腿,您怎么就不追究呢?”

 

秦贵妃难过半天,看着儿子怔怔的,把三皇子吓着了。随后解释:“母妃,儿臣觉得当年一定是有人使坏。儿臣这辈子就这样了,赶明就让父皇给处封地,儿臣早早离开都城,过此自在日子。”

 

秦贵妃道:“简儿,你既然这么想,母妃也只好把事情剖析给你听。母妃能进宫做到四妃之首,是因为什么啊?因为娘家呗。秦家是开国功臣,先祖因功为封翼国公,官拜左武卫大将军,死后陪葬太宗昭陵。”

 

三皇子点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了,母族的骄傲。

 

秦贵妃道:“东陈虽有推恩令,代代减爵位,直到减为平民。可是秦家英武,代代出武将,代代立军功,一直承袭新的国公之位。你大舅如今是胡国公,领左千牛卫大将军之职,母妃是借了娘家的光。你可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三皇子皱眉道:“母妃,儿臣读过书的,自然知道,您到底想说什么?”

 

秦贵妃道:“皇帝就是孤家寡人,因为他心中只有江山社稷,只有他自己的皇位安稳。什么父母兄弟,什么妻妾儿女,都排在后面。秦家权臣辈出,皇家处处堤防,让母妃进宫,既是怀柔,也是牵制。皇家许秦氏高位,又不想让带秦氏血缘的儿子登顶。”

 

三皇子道:“这个儿臣知道,皇家做事,向来如此。”

 

秦贵妃苦笑:“儿啊,你有秦氏的血脉,皇帝、太后想你死,你各方条件不错,皇后和其他妃嫔想你死。你能活到现在,应该感谢那次事故。一个伤残的皇子,不过是位富贵闲王,不足为惧,自然也没人再去关注你。这不是什么坏事,反而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皇子听了这话,更加沉默,天家无亲情,果然如此。母妃看着鲁莽,其实比自己聪明,看得明白。他跪到秦贵妃面前认错:“母妃,儿臣短见,儿臣错了,不该责怪您。”

 

秦贵妃扶他起来:“儿啊,你腿不好,就别跪了,自己母子不讲虚礼。母妃近来身体每况愈下,真是老了。有一件事,还是讲给你听,万一母妃没了,你心理平衡些。”

 

三皇子皱眉,母亲要讲什么事,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呢?

 

秦贵妃喝了一口茶:“当年的事母亲不是没有追究,只是来自太后和皇帝的压力太大,半途而废了。不过,这种事不用查也能猜个大概,疑犯就那几个人,皇甫妙上、赵德妃、郑淑妃三个人嫌疑最大,皇帝和太后其次。母妃不敢动皇帝和太后,可是也没饶过那三个贱人的儿子。不让娘的儿子好,她们也别想好。”

 

三皇子大惊失色,母妃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了,谋害皇子,诛三族的大罪啊。

 

秦贵妃又饮一品茶:“你不知道,母妃去太医院查了好些医书,找到一些古方。还在东宫的弘文馆找到一些古籍,自己琢磨了很久,终于配出了伤人根本的药水。那药水可损伤人的生气,还有个妙用,影响男人育后。”

 

三皇子抬眼,满眼都不可置信,他颤抖着声音:“母妃,二皇兄身体本来就差,中了这样的药,身体更差,而且没有生育能力了。所以他早早过世,没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