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半百第二春(第3页)
王元娘只得从空间里拿出一只小猫,小孩子都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跟孩子做个伴。再加上拿了很多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闹闹很快就跟这个姑母熟了。这个小馋猫,知道姑姑这里有好吃的,天天一睁眼就是找姑姑。什么五香肉干、奶味饼干、核桃酥饼、糖果,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干果,他都喜欢。
婚礼很是热闹,今年光打胜仗了,如今边关太平了,秋收也保住了,人们心情特别好。周边几个有合作的州县也捧场,官长有空闲的都来参加婚礼,军方的将官也都来了。这些人能吃能喝还能闹,席间有人说起王刺史文官一个,竟然有一身好武艺,上了战阵也不含糊。
马上就有人笑着夸奖新娘子,那可是南台女将军唯一的女儿,听说也是一身好功夫。南台刘家威震北方绿林道,袁掌柜行走在商路上,还没哪伙匪徒敢劫安西商栈的货呢。
最后人们起哄,非要新郎表演一下拿手的武艺。王刺史却不过,果然演练了一套从外公那里学来的枪法。众人看得兴起,不断喝彩,这景阳侯家传的枪法非同凡响啊。
就有内行人说起景阳侯长孙明老侯爷来,长孙氏的老家是河南郑州附近的一个小县,那里离嵩山少林寺近,那边的人可以说家家习武,还有练杂技的,都是从小开始练基本功。各家的武术有家传的,也有去少林寺当过一段时间的俗家弟子学习的。
长孙氏有家传一百零八路的枪术,上战场之后,在实践中又有许多变化,学到什么程度,全靠个人悟性,又看个人的身体条件。
又有人起哄,说想看看南台刘家的武艺如何?来送嫁的四个小舅子得给刘家长脸,给姐姐压场子,就各显身手,给在座的人开了眼界。有练马槊的,有练长枪的,有练长苗刀的,有练长矛的,还顺便展示了几种短兵和几种暗器。
有人硬把新娘子拉过来,让他们夫妻来一出对花枪。对练枪是用白蜡杆子做的长枪,枪尖上都包了厚麻布,沾上黑炭灰,完事了看谁身上的黑点多,多者为输。这夫妻一对枪,把众人都看傻了,太厉害了,说得上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就有人说,王刺史本来就够厉害的了,现在夫人和小舅子也这么厉害,以后上战场就更是叱咤风云了。夫妻对练,不过是点到为止,两人相视一笑。再看二人身上,自然是王刺史身上的黑点多,他得让着,不然等会洞房花烛夜再让媳妇赶出来。
袁家四兄弟也十分满意,这个姐夫挺好的,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双全,还知道让着他姐。
别人都还好,在座的李怀恩老心酸了,王大人年近半百,还有大喜。他对王元娘喜欢极了,一直在追求她,总也不能把媳妇娶进门。初时,王元娘总是嫌弃他年龄小,劝他赶紧找年龄相当的。他分辩说:“众人都说,女大三,抱金砖。”
王元娘听了就更生气了:“众人还说女大五,赛老母呢,本君多出的年龄都能当你两个老母了。你不怕别人笑话,本君还怕别人说闲话呢。”
后来,李怀恩就是一有空就来找,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王元娘心软了:“情爱可以不顾年龄,甚至不顾外在条件。可是婚姻就是两个家族的交往,太多的利益,太多的人或事夹在其间,不自由的。本君这个年龄,能不能生育都不知道呢,还有些往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咱们不能有婚姻,如果你可以接受,咱们可以试着交往看看。”
李怀恩只能同意,想先稳定了感情再说婚姻。好在他没有父母亲人,自己的事自己能做主。李怀恩上战场,王元娘就帮他借粮草,准备后勤。李怀恩练武,元娘就在一边跟着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