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人生段落(第2页)

 

二姐繁华嫁得是兵部尚书左家的嫡三子左思斌,那人武艺虽高,长得实在是其貌不扬,脾气还有些暴躁。也难为二姐心态好,对外只说年龄相当,人品踏实,家境还好,男人无所谓外貌。

 

她母亲道:“令华别想太多了,咱们女人婚姻如何,全都是命啊。改变不了命运,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王家下了巨额聘礼,肯定有家底,而且对你非常满意。听别人说王二公子长得很好,年纪轻轻,就做到刺史,肯定是青年才俊。虽然有后娘,他在外地任职,想来也没什么大影响。”

 

成婚当日,众人一见新郎婿,长相真是不错。身高七尺半,肤色晒得偏黑,但五官俊俏,身条笔挺,都羡慕林三小姐运气挺好。新郎还很有才,让背诗背诗,让射箭射箭,文武都过得去。想着他父兄得力,家境殷实,本身也是进士及第,年纪轻轻就是大州刺史,前途甚好,一片夸奖之声。

 

林令华也放了心,不说别的,就冲郎君这副长相,日子就能过下去。婚后,夫妻都是聪明灵慧的,彼此满意,相处融洽。小日子过得和谐,双方家长也高兴了。

 

启辉三十年的上元节,王郡公一家人在一起过得很幸福。家里有两个王刺史,总不能称为大王小王吧,好在大王刺史现在有了爵位,因此外人见了大王大人称一声郡公大人,小王大人称刺史大人吧。

 

王雷的长子王英两岁多了,长得白净可爱,小脸圆乎乎的,很乖很听话的样子。人都说隔代亲,主要是东陈的男人讲究抱孙不抱子,王刺史见了孙子,比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亲热。没几日,祖孙俩就好得跟什么似的,什么好的美的都想留给孙子。

 

两个儿子的亲事完结,对,女子外貌品行中等就行。嫁女儿可得谨慎,嫁到别人家,就是别家的媳妇。虽说娘家有势力的,婆家会好一点,可要是有什么矛盾也不好越俎代庖去管。

 

女子最怕进了外光里空的家,要是再碰见面甜心苦的家长,那才是有苦说不出呢。

 

家里支持王雷和王霆使劲发展,不全是重男轻女。家里一直不肯给小雪办大产业,也是怕人太过觊觎小雪的财产算计她,对她好不是看中她的人,而是盯上她的身家。

 

小雪参与开办的金玉店目前有三家,都城的一号店,袁夫人和小雪各有一半股份;青州的二号店,王善惜占八成股份,小雪有两成股份;丰州的店,王元娘有两成股份,袁夫人有三成股份,小雪有五成股份。

 

不过,三家店具体能分多少钱,外人不知道,从店里的生意来看,盲猜收益或许还不错。

 

王家人放出话来,因为青衣君的前尘往事,王家引以为鉴。姑娘找夫家,不入宗室,不攀高门。只求男子德才兼备,长相过得去就行,家产多少也不紧要。可是,因为几年前十四皇子作的孽,讲究的人家都对王家姑娘嗤之以鼻,丢人现眼的东西,娶过来怎么出门见人。

 

也有通情达理的人家,觉得王雪这孩子可怜,不是她的过错。可是同情是一回事,要是成亲,又想到十四皇子遭遇天遣,心有忌讳。再联想到之前韦西洲全家失踪案更是心惊。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磕牙齿的?万一什么事做得不好,老天降下天罚,日子还过不过了?

 

姑娘没有着落,王家也无可奈何。新的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有国法管着,都得去各自的任地就职。王郡公领着袁夫人和小儿子最先出发,丰州比较远,此时路上的雪还未化,走得慢。随后,王霆领着新妇出回青州任上了,今年可是要开始偿还太子殿下的钱了,潜秀山和凤凰峪都得认真经管。

 

王善一这会儿干什么呢?她在安南明珠岛上搞建设呢。长孙侯爷什么都依着外孙女,领着两千老兵在明珠岛上建了别墅群,外观都是模仿着空间里王博士的别墅建造,英英帮忙打印的内部结构图。这里人迹罕至,王善一在里就没了什么忌讳,水泥、瓷砖、钢筋、钢管、铝合金窗框、钢化玻璃,只要空间能提供的,她都敢用,简直就是奔着在这里终老的架势。

 

长孙侯爷问她:“乖宝啊,你弄这么大阵仗,真打算来这里过日子了?”